第15章 你终有不得不杀功臣的那一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制度运行时,不可能让“独立武装”长期存在于体系内部。你是穿越者也好,英明神武也好,只要你搞的是封建体制,那这一步迟早得走。

功臣往往不是“老实人”,而是政治高手。很多穿越小说把功臣写得像憨厚大哥,一心只为国家、忠心耿耿、不问权利,这根本就不符合历史逻辑。

能在战乱年代存活、建功、封侯的,个个都是老狐狸。他们明白权力的运行规则,也深知“兔死狗烹”的定律。他们不会轻信“主君永不杀我”,反而常主动结党、筑府、养兵、布亲信。

韩信称王之后曾密谋反叛,彭越参与结党,卫青势大曾让武帝忌惮。朱棣夺位后更是连自己的舅舅、外戚、功臣一并打压。

功臣不是“你不杀我,我就感恩戴德”,而是“我不自保,我就等死”。这不是背叛,这是理性。

你不提前下手,他也会防你、制你、甚至先动手。这是你做皇帝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不是靠“情义”解决的剧本。

历史中的“反例”都是因为体制变了。总有人说“有的皇帝没杀功臣也能稳”,这类例子通常都伴随着一个条件——制度结构变了。

比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不杀功臣而选择制度性卸权,是因为宋代采取“文制武、兵不掌将”的模式,功臣无论多有功都不能聚兵一方;而清朝采用的是八旗制度,旗主是皇帝亲族,权力永远集中在家族内部。

不是皇帝“心善”,而是权力结构让他们可以“不动刀”。

但如果你搞的是“开国分封”、“军事起家”、“封建权力共享”,那你想不杀功臣,只能换一种制度——否则就是你死。

穿越回去做皇帝,如果不修改制度,那杀功臣就是避不开的“必要恶”。

削权不杀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的穿越主角想“削权而不伤人”,让功臣“交出兵权、退出政坛、享清福”,听起来像是折中之法,实际却是非常危险的操作。

一来,功臣未必愿意“安心养老”,他们习惯了掌权,一旦没了实权,反而更怕死,容易铤而走险;

二来,他们的门生、亲族、幕僚未必甘心,往往会暗中运作反击;

三来,其他官员也会观望,“谁动得了皇帝”,这种削权失败一次,全局就塌。

𝐈 𝐵 𝑄 G. v 𝐈 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