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鲍照《拟古·幽并重骑射》(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拟古·幽并重骑射

鲍照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

赏析:

鲍照的《拟古·幽并重骑射》以北方边境少年的骑射生活为切入点,展现了边塞的紧张局势与少年渴望报国的壮志豪情,体现出诗人对尚武精神及家国情怀的推崇。

一、主题思想

1. 描绘少年骑射英姿与尚武之风:开篇“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点明幽州、并州一带重视骑射,当地少年热衷于骑马驰骋追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进一步刻画少年形象,他们腰间毡带上佩戴着双份箭囊,弓袋里插着用象牙装饰的良弓,展现出少年们装备精良,洋溢着浓郁的尚武气息,描绘出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少年们的豪迈气质。

2. 展现边塞生活与战斗氛围:“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描绘了少年们在边塞的生活场景。春天草短兽肥,他们纵马飞驰于平原之上,早晨还在雁门,傍晚就已到楼烦投宿,表现出他们行动的矫健敏捷与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点明边境局势,汉与匈奴尚未和解,边城局势反复无常,时刻面临战争威胁,渲染出紧张的战斗氛围。

3. 表达少年报国之志:“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借用典故,一方面显示少年们武艺高强,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们时刻准备投入战斗。“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直抒胸臆,少年们希望留下自己,凭借手中白羽箭,将来能得到兵符,为国效力,充分表达出少年们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体现诗人对这种家国情怀的赞美。

二、艺术特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