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鲍照《咏史》(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咏史

鲍照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曦,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

赏析:

鲍照的这首《咏史》,名为咏史,实则借古讽今,通过描写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抒发诗人对世态炎凉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

一、主题思想

1. 批判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诗开篇“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点明当时社会人们崇尚财富与名利的风气,以“五都”“三川”之地为例,突出人们对财富与声名的追逐。“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进一步表明,在这个社会中,金钱可以左右生死,通过研读经书就能获取高位,批判了这种以金钱和功名至上的社会价值观。

2. 描绘京城的繁华与喧嚣:“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曦,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诗人细致描绘京城的繁华景象。大街小巷,房屋鳞次栉比;达官贵人、游士们衣着华丽,车马喧嚣。清晨天未亮,就已车水马龙,展现出京城热闹忙碌、追名逐利的场景,从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浮躁、趋炎附势的风气。

3. 表达对高洁隐士的赞赏与自我感慨: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提及汉代隐士严君平。他隐居不仕,甘愿寂寞,虽生活清苦却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人以严君平自比,表达对这种高洁品质的赞赏,同时感慨自己如同严君平一样,不被世俗理解与接纳,有怀才不遇之感,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