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鲍照《咏史》(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艺术特色
1. 对比鲜明:将京城中众人追名逐利的热闹繁华,与严君平的寂寞孤独进行对比。一边是喧嚣的名利场,一边是宁静的隐士生活,反差强烈,使诗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更加突出,增强诗歌感染力与表现力。
2. 细节描写生动:如“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曦,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等,通过对人物服饰、车马以及清晨京城热闹场景的细致刻画,生动展现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对名利的热衷,使读者如临其境,深刻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社会风貌。
3. 借古讽今:借严君平的典故,影射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表达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奈与愤懑。以古事喻今情,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批判力量,既避免直接针砭时弊带来的风险,又能让读者领会诗人的意图。
……
解析:
1.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 解析:“五都”泛指天下各大商业都市,如西汉的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这些地方的人“矜财雄”,即夸耀自己财富雄厚;“三川”本指黄河、洛水、伊水流域,这里代指繁华富庶且文化昌盛之地,人们在这里追逐声名和利益。此句开篇就点明当时社会的风气——人们热衷于追求财富与名利,为全诗奠定批判现实的基调。
2.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 解析:“百金不市死”表明,在这个社会里,只要有足够的金钱,就可以逃避死刑,凸显金钱在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暗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明经有高位”指出通过研读儒家经典就能够获得高官显位,反映出当时以经学取士的选官制度下,人们为求功名而专注于经学,进一步强调追名逐利之风盛行。
3.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 解析:“京城”指京都,“十二衢”形容京都街道纵横交错。“飞甍”指高耸的屋脊,“鳞次”像鱼鳞一样依次排列。此句描绘京都的繁华,大街小巷密集,房屋的屋脊高耸且排列整齐,展现出京都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宏大与繁华景象,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反映当时社会的繁荣。
4.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 解析:“仕子”指追求仕途的读书人,“彯华缨”,他们帽子上的华丽帽带随风飘动,显示出他们衣着的华贵;“游客”指四方奔走求名求利之人,“竦轻辔”,他们手里紧紧地拉着马缰绳,驾驭着轻快的马车。此句通过对“仕子”和“游客”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出这些追名逐利者的形象,体现他们在京都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忙碌奔走的状态。
5. 明星晨未曦,轩盖已云至:
- 解析:“明星”指启明星,“曦”指太阳升起后阳光照耀使露水蒸发。“轩盖”指官员乘坐的车子,这里指代达官贵人。意思是启明星还未消失,天还没亮透,达官贵人的车子就已如云般纷纷而至。描绘出清晨时分,京都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人们为了各种事务,尤其是为了追逐名利,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进一步渲染京都的喧嚣和忙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