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夜读诗经之一八六《白驹》(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3. 场苗/场藿(huò):场,菜园;苗,青苗;藿,豆叶。

4. 絷(zhí)/维:均为拴、绑之意,引申为挽留。

5. 永:延长,使……久留。

6. 伊人:那人,指所挽留的贤人。

7. 于焉:在此,于此。

8. 贲(bì)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9. 尔公尔侯:你本是公侯贵族,指贤人身份尊贵。

10. 逸豫:安乐,闲适。

11. 慎:珍重,珍惜。

12. 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13. 遁思:退隐之心。遁,归隐。

14. 空谷:空寂的山谷,指隐士居处。

15. 生刍(chú):新鲜的草料,古人以生刍赠贤人表敬意。

16. 金玉尔音:把音信当作金玉珍藏,指吝啬传音信。

17. 遐心:疏远之心,远别之意。

诗旨提示

《白驹》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主旨有多重解读:一说为挽留贤者勿归隐,表达对人才的珍视;一说为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作,希望对方不忘旧情。诗中以“白驹”喻贤人,通过拴马、赠草等细节,生动刻画了对贤者去留的关切与不舍,情感真挚,意象优美。

《诗经·小雅·白驹》宛如一首悠扬的古曲,在反复咏叹间,细腻地描绘出一场真挚而深沉的留客与惜别之景。其字里行间满溢着主人对客人的拳拳深情,每一句诗都似一泓清泉,流淌出不舍与牵挂,让我们得以穿越千年,触摸到古人纯粹而炽热的情感世界。

第一联:初见时的倾心挽留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诗的开篇,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跃然眼前:一匹毛色洁白如雪的小马驹,正在主人的菜园中悠然自得地啃食着嫩绿的青苗。这 “皎皎白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纯洁无瑕的形象,瞬间抓住了主人的目光,而在这看似平常的场景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白驹在此象征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其洁白的身姿,恰似客人那纯洁高雅、超凡脱俗的品德,令人心生敬仰。

主人看着白驹,心中满是欢喜与不舍,于是急忙 “絷之维之”,用绳索将马拴住。这一简单而又充满温情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主人的殷勤与眷恋。主人心想,只要拴住了马,就能留住客人,让这美好的相聚时光在今朝得以永恒。“以永今朝”,短短四个字,饱含着主人对当下相聚时刻的极度珍视,他渴望能与客人多相处片刻,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欢乐与惬意。

而 “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则是主人对客人的轻声询问,仿佛在温柔地劝说客人:你看这一方天地如此美好,为何不停下脚步,在此尽情逍遥呢?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联巧妙运用了比兴手法,由白驹的洁白纯净自然地引出对客人品德的赞美,不着痕迹却又恰到好处。同时,“絷之维之” 的动作描写,宛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生动地刻画了主人急切挽留客人的模样,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不舍之情。

这一联诗,如同一颗情感的种子,在开篇便种下了主人对客人深厚情谊的根苗,为全诗奠定了温暖而眷恋的情感基调,表达出主人对客人的由衷喜爱,以及希望客人能长久停留,共享欢乐时光的美好愿望。

第二联:延续不舍,情愈深沉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与第一联的情境相呼应,画面中白驹依旧在菜园中,只是此刻它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豆叶 “场藿”。这一细节的变化,不仅使诗歌的描绘更加丰富生动,也暗示着时间的悄然推移,然而主人对客人的挽留之意却丝毫未减,反而愈发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