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意马心猿到卿卿(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帮原先富甲一方的富商,好多人既没有诗仙太白的“千金散去还复来”的气概,又没有“漏船载酒”的心理素质。以至于城中百姓每天都能见到“鲜衣自溺者,浮尸于街河”,“纨绔之人环首悬于门树”而见怪不怪也。

有道是“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

此话不假,这番不见血光的腥风血雨中,自是有活下来的。

与这不见血光的战阵中,但凡能侥幸活下来的活下来的,基本上就剩下那些心理素质极好,有见识和手段积年商场滚爬出来的狠人。

此时,他们却不能闷了声躲在家里骂老婆打孩子疏解郁闷,歇伏待机。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家可回了!

只得不顾街市走卒白眼,穿了旧时的华衣,哀哀乞食于街巷而不得一食果腹。

然,又不堪那看街恶吏驱赶,忍冻露宿于那城外荒郊。

咦?城里白不让过夜?

不能,因为你没办法判断这些个快要饿死的人会行什么不义之事。真饿急了,也会偷,也会抢,也会杀人放火。所以,绝对是个不安定因素。

然,有好事者,每舍一餐,必当众言那商人往日富贵,今,妻女何在。而后唏嘘之,且作一番消遣。

其实吧,这种人很多,也最坏,这种坏是骨子里的。你觉得他可怜,不言不语给他口吃的也算你积德,何苦又揭人伤疤,与人不堪?总的来说,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吧。

于是乎,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生理上的严重摧残,且不是去寺庙烧烧香,抄抄经所能排解的。

毕竟去那些个普渡慈航的寺院烧香,你也得有那香火钱与那僧伽,买来香烛供奉佛前。

抄经,亦需笔墨纸砚。而且,抄经可不是一般的纸墨,动则朱砂金粉,那玩意儿贵着呢。

然这江南且不是一个富商如此,那是一个市场基本面彻底的崩盘。

生活的落差倒是能直接导致信仰的崩塌。

然,信仰对人类的心灵有着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

信仰问题对于百姓,或者是大多数人来说,首先是能带给自己利益,其次才是心理安慰。

比如说烧香拜佛,许愿还愿。说出来是虔诚的信徒。

细想来,只不过是想拿一点香火钱去换取佛祖的庇佑,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已。

你跟一个烧香的老头老太太说佛学的哲学性,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

我觉得那是对牛弹琴。

他们的生存之道是,万物皆可用,而且是皆能为我所用。只要说信我这个就发两个鸡蛋,瞬间能招来一帮老太太。鸡蛋发完了,人也就散了。

然,对于苦难者来说,这种依托只不过是一个信仰替代另外一个信仰罢了。

于是乎,就在这些个活下来的狠人万念俱灰之时,重新建立心理寄托的时候,关怀自然就来了。

有黑冠白服者,施粥饭、舍衣物与那些个露宿城郊苦人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