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封侯(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谓的齿边,就是防止人们在交易的时候把银元剪开来使用,这种简单有效的设计,一直持续到了后世,现在的人民币一元硬币上面还有。
这枚银币含银七钱二分,与袁大头、西班牙银元是一样的。不使用纯银也不是因为省钱,而是纯银比较软,必须要加入其他金属来提高硬度。
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这就是自己铸造的银元啊......韩复心中冒出这个念头的同时,对手里的东西是越看越喜欢,爱不释手啊。
再看旁边那个如“狗撕虎咬”一般的打制币,就很不顺眼了。
虽然双方在成色和价值上是一样的,但打制币就是不如铸造币来的让人有信心嘛。
“这种带齿边的银元,以咱们现在的规划,能日产多少?”韩复举起手中制作较为精良的那种。
丁树皮和王宗周对视了一眼,后者说道:“伯爷明鉴,这种银币制作困难,咱们缺少佛郎机人说的那种螺旋冲压机,只能半机器半手工的打制,耗时耗力,良品率也不高,起初弄了几天才弄出一枚来,后来渐渐熟悉之后,造
的快些了。如果按照我们原先对铸币厂的规划,大致一天能铸造500到1000枚左右。”
500到1000枚.......这产量也太低了,还不够给一个干总营发一次工资的呢。
“那这种打制币呢?”
“打制币就简单些了,无非就是找人抡大锤,只要人手充足,几千上万都不在话下。”
“如此说来,铜币就更简单些了?”韩复又从托盘中钻出一枚黄澄澄,很有分量,比后世一元硬币稍大些的铜币。
这是襄樊镇即将要发行的铜币,含黄铜七成倭铅(锌)三成,实心无孔,看起来比此时绝大多数官铸私铸的铜钱都要光亮,也更有分量。
正如之前说的那样,铜币与银元挂钩,价值由官府强行规定,与此时通行的铜钱不是一个东西。
“正是如此,铜币虽与铜钱不同,但各处钱庄都有铸造经验,其实并不难。”王宗周道。
韩复点了点头,没说话,点上了一支金顶霞,靠在椅背上默默的抽着。
银元发行之后,首先襄樊镇的月俸就要以此来发放,而银元含银只有七钱二分,如果把一元当一两来用,势必会有很大的阻力,还会造成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势必要加薪,而且是普遍性的加薪。
襄樊镇军队、官员、雇员、家属等等所有财政供养人员都算上的话,大概得有个四五万。
按照普遍加薪后的薪水来算,仅仅用来支付月俸的话,银元按最低的三个月来准备,就得至少十万到二十万左右。
如果想要彻底让私钱退出流通,那么这个准备的数字将达到一百万以上。
按照目前的产能,够铸币厂造好几年了的。
打制币的话,就要快很多。
但那“狗撕虎咬”的卖相,又实在有碍观瞻,破坏襄樊镇的信用。
考虑了半天,最终,韩复还是道:“还是生产铸造币,需要什么机器,什么技术,花钱引进,只要能买到,不要不舍得花!不行的话,我再写信给郑大木,请他帮忙,总之,一定要弄好!我们自己这边也要研究,回头我写个
条陈,画几张冲压机的草图,你们找些有经验、机灵点的工匠一起学习。初期先铸造十万到三十万枚,咱们暂时先在军队里流通起来。当然,打制币也要造,用来给银行发放的贷款背书。”
又是韩伯爷经典的既要又要,王宗周和丁树皮两人毫不例外。
“还有,所有参与铸造的人员,都要妥善安排起来,尤其是那两个提领,按照专人照顾他们的起居。”韩复又吩咐了一句。
等到两人出去之后,韩复把托盘上的钱币都仔细的看了看,视线最终落在了那几枚“西王赏功”钱上。
看着看着,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事情,自己现在缺钱缺得不要不要的,但西王他老人家不缺钱啊。
张献忠虽然在四川搞得天怒人怨,很快就要站不住脚了,但他捞钱确实是一把好手,库中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不知凡几,最后全都沉入了岷江当中。
所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若是韩复早个十来年穿越,肯定会对这样的童谣嗤之以鼻,但后世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了它的真实性。
江口沉银的纪录片他是看过的呀!
当然了,目前张献忠还没有江口沉银这回事,但他府中金银财宝很多是肯定的,最后全沉江里,那不是作孽么?
你不用,哥们还要用呢。
他想了想,放下西王赏功币,看看还有时间,也是立刻让车房备马,带上随从,亲自到了水营在襄阳汉水码头边的驻地。
还好,进入冬季枯水期之后,水营操练变少,赵石斛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驻地内。
韩复到的时候,他正和造船厂的人商量明年的订单。
按照韩复给水营的战略规划,明年水营的重心在长江上,因此需要更大尺寸的炮船。
见韩复亲临,赵石斛连忙站起来,口称见过伯爷。
“?,怎么还见外了呢,叫姐夫!”韩复拉了拉他的手,又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以示亲昵。
这是故意做给外人看的,表示他韩复虽然又娶了正室,但赵麦冬、赵石斛在他韩复这里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赵石斛果然很激动,其他水营将领和船厂官员也都露出艳羡的表情。
屏退左右,进了赵石斛的书房之后,韩复先是寒暄了一番。
赵石斛还没有成亲,但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也是襄阳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
双方扯了一番家长里短之后,韩复渐渐将话题转入正轨:“水营之中,四川人多不多?”
“呃……………”赵石斛转着眼珠子想了想:“水营里以小人家乡均州人最多,剩下大多都是郧阳、襄阳、南阳、承天、荆州一带的,四川的倒是也有,但不算多吧?”
“那去过四川,或者熟悉四川水路的呢?”
“这个......”赵石斛被问住了:“这个卑职倒没有调查过,姐夫要是需要的话,我回头就去问。”
“嗯,要问的,但不要大张旗鼓的问。”韩复吩咐道:“你从全营之中挑选一些好手出来,所谓的好手,就是个人能力比较突出的,不仅要会水,还要能走山路,所谓入水似蛟龙,登山如猿揉,还要能搞好关系,能辨别方向,
能学各地方言等等,四川人优先。人不要多,优中选优,不超过一百个,组成单独的哨队,就叫......就叫蛟龙小队。”
赵石斛听得稀里糊涂,完全不知道姐夫想要做什么。
但不理解是正常的,他要是能理解韩伯爷的想法,那还得了?
执行就行了。
几天之后,军情局的韩文,还有正在均州挥洒汗水的襄樊镇总包工头李铁头也被召集到了襄阳,韩复也给他们下达了同样的任务。
李铁头要从工兵营里挑选精兵,也成立一支特种小队。
而韩文要在军情局内抽调精干力量,探查四川等处的情况,尤其是曾英、杨展和张献忠本人的情况,最好是能够在西王那里发展一些线人,了解到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他忙着这些事情,时间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十二月十五日。
历史上,这个时候第二次荆州战役已经打响了,但是在本位面,由于韩复发动了寒霜行动的缘故,荆州战役有所推迟。
但他也不愿意过分的拖延下去,打算在正月之前动身。
便在此日,出使福京的林远生回来了。
他是先行回来通报消息的,说隆武皇帝经过与朝臣们商议,已经决意晋大人为侯爵,节制西北军民人等,并且派遣翰林院侍讲、兵部右侍郎张家玉作为监军。
使团就在路上,大概这几天就到了。
ⓘ 𝓑 ⓠ 𝐆.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