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封侯(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伯爷。”丁树皮点头哈腰的走了进来。

韩复也不跟他们废话,径直问道:“东西都带来了没有?”

丁树皮是工商总管处的总管,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要负责工厂方面的工作。王宗周是财金室主事,管税务和银行的事情。

而银行筹建的初衷,就是给工厂筹钱。

因此襄樊银行的事情,是这两个人在统筹办理。

“带来了,带来了。”丁树皮取下褡裢,里面传来了一连串金属碰撞的声音。

他从里头抓出一把黄的白的,光耀夺目的钱币。

王宗周拿来一个托盘,两人把钱币摆好之后,放在了案头。

韩复大概扫了一眼,见上面五花八门,大小不一,各种各样的钱币样式都有。

“这怎么还有洋人的银元?”

“伯爷明鉴,此种叫十字银元。”王宗周拿起一枚制作比较粗糙,看起来也不是特别规范的银币,上面印有十字架图案:“这种银元,交割之时可以沿着十字剪开,是洋人海贸当中,用的较多的一种。”

说罢,他又拿起一枚正面有人物肖像,背面有双柱皇冠图案的银元。

这种银元制作精良,不论是从观感还是尺寸上,都比较接近韩复所熟悉的袁大头的样式。

“伯爷,这枚叫做双柱银元,同样是红毛番所制,但工艺更为考究,边上有大人所说的那种齿边”,不可剪开使用。双柱银元比十字银元信用更高,南洋等处商人,都认这一种。”

不得不说,王宗周接下了筹办银行的任务之后,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从市面上收集来了好多银币。

和大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不同,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人,尤其是西班牙的银币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大规模的输入到中国了。

其中大部分就是墨西哥铸币厂铸造的十字银元和双柱银元。

这种银元规制统一,携带方便,成色又足,所以很受到人们的欢迎,即便是同等成色和分量的银锭,也不能等价兑换成银元,必须要额外的溢价,谓之“升水”。

这是银元信用的一种体现。

在苏州、南京、以及福建广东等地方,西班牙银元的保有量已经相当惊人了,郑成功家里就有好多这玩意,堆积如山,根本用不完。

但在荆襄一带,银元还是比较稀少的。

韩复让襄樊铸币厂铸造银元,模仿的是自己印象中的袁大头,但袁大头追根溯源模仿的就是西班牙本洋。

王宗周介绍完了,丁树皮又介绍起了从市面上搜集的各种银锭、银块、铜钱等等。

其中甚至还有四川流通过来的,张献忠铸造的“西王赏功”钱。

张献忠刚到四川那会儿,土皇帝当的是不亦乐乎,铸造了许多“西王赏功”钱,金银铜三种材质的都有。

不过现在张献忠已经处在半疯状态了,正在向毁灭的深渊猛踩油门。

两人介绍了一通,说外头还有铸币厂中、洋两位提领,恳请他们来给伯爷做更加详细专业的讲解。

韩复一听,赶忙让人“宣旨觐见”。

一中一洋两个提领进来以后,中方那个跪地磕头,洋方那个则右手放在胸前行鞠躬礼。

韩复看得有些不悦,道:“以后中外一体行礼,要磕头就一起磕,要不就都不磕。”

那中方提领诚惶诚恐,不知道何处触怒了伯爷,战战兢兢的不敢起来。

“起来吧,伯爷要问你话!”

丁树皮把他拉了起来,又向着韩复道:“此人叫汪通,原是钱庄的掌柜,后来和人家私办假钱工坊,就在,就在施家堡那个地方,被咱们带人给拿了。他虽是假钱贩子,但浸淫此道多年,手艺相当精湛,大人所说的铸造银币

的法子,我与王文昭都一知半解,但此人却一点就透,小人就斗胆用此人来干活。”

汪通四十来岁,看着比较瘦,细长脸,上唇留着两撇八字胡,很符合韩复对钱庄掌柜的刻板印象。

见伯爷在打量自己,汪通立刻弯腰赔笑。

另外一位佛郎机人安东尼,则是襄樊镇从澳门招募来的,这一年多来,韩复通过博尔热斯和林远生等人,从澳门招募了许多佛郎机人。

费南多回澳门之后,也将襄樊镇的情况带到了当地,在他的描述中,韩复是一位年轻、英俊、慷慨,有着惊人勇气,如同骑士一般的东方将领,对西洋人也很友好,这样的形象加上襄樊镇待遇确实不错,使得澳门佛郎机人以

及澳门周围的其他洋人,好多也陆续北上,到襄樊镇来淘金。

明清嬗变之际,其实正处在西方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期,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涌入的西洋人越来越多。

前几年红毛鬼在内陆还比较罕见,但这几年已经很常见了。

就连在四川当土皇帝的张献忠身边,都有西方传教士。

引见之后,首先由汪通来介绍,他的讲述和丁树皮讲的大差不差,只不过更加详细一些。

从明中期以后,中国事实上已经进入了银本位时期,银子成为了税收、交易的主流货币。

但银子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在于成色和标准的不同。

而且各地的标准都不一样。

“伯爷,我大明虽然混一宇内,天下大统,但各省银两成色,却不尽相同,有关平、库平、漕平的分别,又不通用,商贾百姓深受其害。”

“小人崇祯十三年时,携银一千两随东家到苏州采买丝绸,用的是咱襄阳府的漕平银。可到了苏州人家一瞧,说咱们这成色不足,他们只认分关平。没法子,只得又到当地的公所化开重铸,这里头火耗、升水、平色等等的

门道,想必大人亦是听说过的。”

“小人这一千两银子,什么事还没做,便已去了五十两,这还是小人有些门路,又能识破其中的道道,尚且不免要挨一刀,寻常商贾百姓,十去一二都是常有的事情。”

“如此,这生意如何能做的?”

“但若用现洋结算,则无此弊端,甚至还能折价。何也?便在于这银元整齐划一,每一块成色、重量都是一样的,不用剪,不用称,也不用看火色,拿来就能用......”

等通讲完了之后,安东尼也开始了讲解。

他主要介绍目前西方各国所用的各种银元,其中自然以双柱银元最受欢迎,这又被称之为西班牙本洋,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货币。

然后又讲了讲襄樊铸造厂在实际铸造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安东尼拿起了一块铸造厂试制的银元,这是符合韩复要求的类似袁大头,也就是西班牙银元的样式,铸造厂可以造,但因为冲压等方面的技术不过关,加上这个时候是冬季,原本计划中的水力冲压车床工作的一直不是很好,

所以这种银元铸造难度比较大,良品率不高,成本也很大。

而他手里的另外一块,则是打制币,类似于西班牙早期的十字银元。

这种银元不需要冲压,而是刻好模板之后,用大锤子来打制图案,技术上很简单,可以立刻大规模的量产。

但缺点就是工艺没那么的考究,打制出来的银币很不规整,千奇百怪的,离韩复要求相差甚远。

铜钱的话就简单多了,价值由官府强行锚定,并不以实际的含铜量决定,一文铜钱含铜七成左右,剩下三成就是襄樊镇的铸币税。

安东尼和汪通都是技术官员,他们只负责具体的执行,最终的决断还得韩复来。

介绍完之后,韩复摆摆手又让他们下去了。

两人走了以后,韩复先拿起那枚铸币厂仿西班牙银元铸造的银币,正面有襄樊银行、壹圆的字样,背后则是抽象的武当山、汉水的图样。

制作的很精良,周围还有一圈由圆点组成的齿边。

🅘 𝙱 𝑄 G. v 🅘 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