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险恶(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人!”

提督府内院,见到久违的韩大人,朱贵很是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韩复也很激动。

朱贵、柳恩、李狗子他们几个小娃娃,是最早跟着自己的一批人,并且这些人还和宋继祖、叶崇训等人不一样,他们并不是战兵。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韩复亲自在带他们的。

这些人对于韩复,有着一种父兄般的感情。

韩复对他们,同样也有种对自家子弟的爱护之情。

武昌沦陷后,韩复一直很担心朱贵的情况,还让韩文几次派人去找,结果始终杳无音讯,都以为武昌站的同仁死在战火中了。

这时得见,如何不喜?

“现在该叫伯爷了。”韩复故意开了句玩笑。

朱贵又笑:“我们在九江的时候,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当时都不敢信,回来以后才知道是真的。伯爷,您老人家将来一定会公侯万代!”

韩复拍了拍他的胸口,又捏了捏对方的胳膊,很是满意的点头:“你这个小朱贵,如今也长结实了,都成小伙子了。怎么样,在武昌当差的时候,有没有为我襄樊营争光,讨几房武昌的婆姨?”

“嘿嘿。”朱贵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青楼倒是去过,但婆姨没娶,俺想着回来以后,有大人给他做主娶媳妇。”

陈永福站在一旁,很羡慕朱贵能与大人有这样超越工作的交情。

他虽然是陈大郎的父亲,入伍也是第一批,但早早就被踢出了核心圈,现在级别只是个副站长。副站长相当于副百总级,放在以前还算个官儿,但在如今的襄阳大街上,扔块石头都能砸死一大片百总,他这个副站长实在不够

看的。

“来,带你见见嫂子。”

韩复叫人回内院把苏清蘅请了出来,朱贵慌忙跪地,口称拜见主母。

清蘅子知道这是相公之前收养的孤儿,态度自是和悦,给了他一件玉虚宫的玉牌作为见面礼。

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又回内院去了。

韩文本来在南岩宫善后,听到消息急急忙忙的从山上下来,等他到了以后,韩复这才让朱贵汇报起了情况。

情况只能说很不乐观。

主要分几个方面。

南京小朝廷那边,鞑子于五月中旬兵不血刃的占领南京,赵之龙等南都勋臣迎降,弘光帝先是出奔黄得功,但随后为刘良佐所擒,又被押回了南京,江北四镇除黄得功中箭自刎而死之外,尽数投降。

军情局武昌站的主要职责,就是打探武昌、九江情报,联络、策反左军、袁军将领。因此,对于左良玉的情报,朱贵掌握的比较多。

据他所说,左良玉屠九江城、胁迫袁继咸东去不久,就在舟上呕血而死。其子左梦庚秘不发丧,继续领兵而下,结果为黄得功所败。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群龙无首之下,左梦庚率左军将领向阿济格投降。

不过,也有一部分左军将领不愿意当鞑子,脱离了队伍,或是南下江西,或是又返回了湖北。

在此之前,朱贵其实多次向袁继咸示警,劝对方早点跑路,但袁继咸以职责所在为由,不愿意弃城而逃。他被俘虏之后,朱贵甚至还想要买通守卫救他,但也没能成功。

不过武昌站也不是一无所获,还是联络上了一些左军、袁军将领,这些人对投奔韩复心存疑虑,但表示将来如果有机会,可以合作。

除此之外,朱贵在忙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还听到了一个非常炸裂的消息,那就是李自成死了!

说是死在了通山县附近的九宫山,被乡勇民团给打死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贵还以为是谣言,一万个不相信大顺天子居然会死得这般草率。

但后来消息越传越真,来源也越来越广,也由不得朱贵不相信。

他早就要回来的,但为了确认李自成的死讯,还亲自往靠近九宫山的兴国州去了一趟,得到消息说,顺军盘踞通山十余日,将该处男女老少屠戮殆尽,为大顺天子报仇。

这些消息,基本上都是韩复早就知道的,但他一直以来都担心因为自己的出现,会产生蝴蝶效应,使得历史的轨迹发生意料之外的偏差。

朱贵这次回来,等于说是进行了一次确认。

他这只小小的蝴蝶,在浩浩汤汤的历史洪流面前,终于还是没有丝毫的卵用。

一起接受朱贵汇报工作的韩文则吓坏了。

尽管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这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局势居然恶化到了如此地步。

不仅江南的小朝廷覆灭了,就连大顺天子李自成也莫名其妙的死了。

这样的发展,很难不给人一种天命在彼不在我,鞑子就要平推天下的感觉。

明、顺两方打不过鞑子也就算了,偏偏运气也不站在自己这边。

这就让人感到很绝望。

原先因襄樊镇鲸吞太和山的喜悦,顿时荡然无存。

韩复表情也很严峻,伴随着朱由崧被俘,李自成身死,抗清大业进入了去中心化的时代,但这并不是完全的好事,对绝大多数人的信心都会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放弃抵抗,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看不到希望而选择背叛。

这都是会引起连锁反应的。

韩复随即把马大利、班志富、李铁头等人召集过来议事,没急着通报情况,只是做了相应的部署。

太和山是刚刚归顺襄樊镇管辖的地盘,而且这个归顺的过程简直称得上巧取豪夺,很多人心里其实是不服的。

南明朝廷倒台的消息传来以后,这些人难保会有什么小动作。

韩复把韩文留了下来,专门负责审理南岩宫附逆一案。

这个案子韩复之前承诺过众人,只办首恶,不问胁从,但这个时候,有必要对那些首要分子严厉惩处,抓一批,关一批,杀一批。

而且要公开审判,公开处决!

并且这个案子,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的进行调整,如果这些道士老实本分的话,那一切都好说,可如果有人想要搞小动作,那就不要怕把案子扩大化。

总之,让韩文留下来,就是维稳和震慑的。

同时,调西营一个千总部进驻太和山,作为武力保障。

李铁头的工兵营,也在均州附近驻扎,既保障工厂建设,也震慑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丁树皮和周进庵留下来处理和消化太和山的资产,筹备都监司,对提督府、太和山各处田土、庄园、商铺、粮食、金银等物资,都必须要登记在册。

同时,清理出来的铜、铁、银等贵金属,要由水师营运往襄阳保管。

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之后,韩复提前结束了蜜月度假,从均州码头登船,顺流而下,两日之后,终于抵达了他忠实的襄阳。

走的时候,韩复带了一大帮人,回来的时候,韩复同样带了一大帮人。

苏清蘅是大地主家的女儿,而且还是独女,陪嫁的东西相当不少,光是“家政人员”可就一大堆呢。

不算林霁儿,侍女就有八个,除此之外还有管事嬷嬷两个,玄医女冠四个,道童三十六个,男女各一半。

所谓的玄医女冠,就是会医术的女道士,这即便在太和山上都是宝贝,她们除了会医术之外,往往还会炼丹,属于稀缺型技术人才。

也就是玉虚宫家大业大,一口气给了四个。

而那些道童,名字里虽然带了个“童”字,但并不是小孩,大多在十三四岁的样子。

这一大帮子人如何安置,也是个问题。

韩复在太和山的时候,住的是有上百个房间的超级大豪宅,但是在襄阳,他其实也没有个人房产啊,不存在伯爵府这个东西,只在狮子旗坊有个二进小院。

但绝对安置不了这么多人,而且韩复也不想让赵麦冬和苏清蘅住在一起。

那会很头疼的。

𝐈  𝙱  ⓠ  ⓖ. v  𝐈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