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太监(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任是陆月华和常静师太如何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也绝想不到,韩伯爷送个礼,也有这般功利的心思。

清蘅子在外面是极有英气的大师姐,但在看着自己长大的娘亲和师姑面前,却根本插不上话,只得站在一旁,听娘和常静师太围着韩复,说说笑笑,满口的夸赞起姑爷来,明明面上发热,羞赧至极,可心中却是甜滋滋的。

韩科长两世为人,又是旅游局的副局长,应付这帮中老年妇女极有经验,过不多时,就哄得两人开怀大笑,频频擦拭眼角。

他陪着聊了一阵,陆月华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个闺女,拉着清蘅子让到一旁,说起了体己的悄悄话。

韩复从女人堆中脱身,又到了玄虔、高斗枢、杨文骢那个圈子里,又聊了一阵,那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提督太监,忽地上前来,撩起衣襟,竟是缓缓跪在地上。

他免冠叩头有声,极其郑重其事的大礼参拜,口称罪余之人。

原先热闹喧嚣的场景,立时安静下来,众人全都有些诧异的望着周进庵。

玄虔真人若有所思,高斗枢脸露厌恶,杨文骢则是笑吟吟的望着。

“罪余之人?”韩复居高临下,脸上微笑还在,但眸光已是有些冰冷:“周公公有什么罪?”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周进掩埋着头。

一句话,让玄虔等人都高看了他几眼。

韩复也有些意外,这还是他头一次与这么高级别的太监打交道,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周公公身怀何壁?”

“奴婢等代天提督神山,统辖各宫观俗务,合该清廉自守,竭忠尽智。但奴婢等罔顾天恩,玩忽职守,中饱私囊。上愧天子,下负黎庶,罪该万死!”这番话说完,周进庵再度咚咚咚的叩头。

这一番话,说的玄虔、常静等一番道士脸上齐齐变色。

完全没有料到这一年来不声不响,低调至极的周老公,居然会突然玩如此一出。

高斗枢和杨文骢也收起看戏的心思,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都是久历宦海之人,经受过各种官场倾轧的洗礼,很多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只要代入官场的逻辑稍稍一想,就能明白。

高斗枢和杨文骢同时意识到,先前有点小瞧这个如丧家之犬般的老太监了。

水平其实很高啊。

周进庵这么做,其实就是将自己扒干净,赤条条的放在韩伯爷眼前令其审视,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站队,而是毫无保留的恭顺。

这一招以退为进,确实是唯一死中求活的法子。

而且提督太监作为太和山的首脑官,他怎么可能不与其他宫观来往?他负责采买,负责香税,负责管理皇庄和香田,在这个过程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又怎么会没有其他人的参与?

这不仅仅是自爆,而且还把太和山所有的头头脑脑,全都拉进来了。

以至于只要韩复握住了他,就等于捏住了所有太和山道士们的卵子。

紫气东来亭外,一时变得极为安静。

韩复立在原地,他当然知道周进庵的意思,说实话,他也有些小瞧了这个提督老公。本以为明室倾覆之后,这些依附于皇权的太监,就像是无根的浮萍,自己还不是手拿把掐。

没想到,上来就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啊。

这老狗的手里,绝对有很多本看一眼就能吓死人的账本。

太和山是清蘅子的娘家,山上的这帮人都她的娘家人,而且太和山在明代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韩复要效仿太宗文皇帝故事,只想要这帮道士给自己背书,没事搞点什么天命在我的封建迷信活动,另外再给襄樊镇当个大号的

输血包,对于山上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并不感兴趣。

他不想把事情搞得太难看,最想要的其实还是在不撕破脸的前提下,站着把银子给赚了。

周进庵这个核武器不能一上来就引爆啊,那大家就彻底没得谈了,众人灰头土脸,大喜的日子,韩伯爷脸上也不好看。

但周进庵都这么说了,他也不能装听不见,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弯腰扶住周进庵,大声道:“周公公与韩某人接触的不多,不知道我韩再兴的为人。太和山虽是方外之地,但周公公想必也是耳闻过本藩过往种种传闻的。

江湖传闻真假掺杂,本藩在此要辩解一二,对待敌人,本藩手段确实稍稍酷烈了些,但也合乎乱世用重典之义。但对待自己人,韩某恐怕能称得上一句“烂好人了。”

说到此处,韩复手上用力,将周进庵扶了起来,又道:“于私,韩某此番过来,是结亲的,不是来查账当青天大老爷的;于公,太和山确也在本藩汛地之内,但本藩可以言明,一切事务,既往不咎。”

他这话说得极为洪亮,不单是说给周进庵听的,亦是说给在场众人,乃至山上那些道士们听的。

闻言,玄虔等人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还有几人,偷偷擦了擦角上的冷汗。

韩复这次过来,确实就像是他说的,主要就是来结亲的。

不管是玄虔真人,还是韩复与清蘅子这俩当事人,都不是拘于俗礼的凡夫俗子,尤其是韩复,不想把婚事搞得像老太太裹脚布那般又繁琐又冗长。

纯纯的折腾人。

但尽管再怎么从简,双方地位摆在这里,礼法摆在这里,很多步骤是节省不了的。

韩复与玄虔、陆月华伉俪见了面之后,自然是不能就这么直接到玉虚宫去的,不仅如此,清蘅子和林霁儿等人也要先回玉虚宫,在礼成之前,双方不能再见面。

韩复这一帮人,需要另寻住处,作为“主场”,作为临时的婆家所在。

玄虔本来安排的是让韩复住在遇真宫,遇真宫就在玉虚宫和紫气东来亭之间,地方开阔,宫殿宏伟,能满足将来婚礼所需的一切要求。

常静师太也是极力相邀。

韩复思量再三,却出乎所有人预料的,选择了入住提督府。

太岳太和山是皇室家庙,在一开始,是由朝廷赐给耕地农户供养,山上事务则由朝廷任命各宫观主持为提点,自行管理。比如初代玉虚宫提点任自垣,就名列其中,是正六品的朝廷命官,后来又升任了太常寺丞。

永乐十七年开始,议由湖广布政司右参议专门提督太和山事务,同时分守下荆南道。

但文官提督,由于还有分守道这个官职在身,平常也不住在山上,主要精力都放在分守道上,且远不如太监这样的家奴用着顺手。

宣德十年之后,开始增设提督太监。

刚开始,外臣提督和内臣提督还平起平坐,并驾齐驱,但很快,提督太监就逐渐更受重用,各宫观提点的人选,也全由内臣提督“斟酌参选”,这样,这些太监们,在明中叶以后就完全成为了太和山实际上的管理者。

提督府位于均州城南郊,始建于何时已经不可考了,但经过历代提督太监的修缮与扩建,但明末时规模已是极为宏大。

而且自明宣宗以后,历代新皇登基,都会派遣重臣到武当山祭祀。这些人来不是白来的,往往会携带大量的赏赐。

这座敕建提督府内,到处都有皇家赐予的气息,门头上更是悬挂着“敕镇玄岳”的鎏金大匾。

四周还有围墙,碉楼、壕沟,俨然就是一座小城池。

内里分外府和内府,共有屋舍上百间,看着比韩复在襄阳狮子旗坊深处的那座二进小院气派多了。

和这里相比,自己那简直就是狗窝啊。

腐败,太他娘的腐败了。

韩科长怀着这样的心思,进了内院的静心堂,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一定狠狠地敲周进庵这老狗一笔。

𝙄 B 𝚀 𝙂. v 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