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魔法(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怔了好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一个有点吓人,让他感到害怕的问题。
“伯......伯爷,咱们以后不会,不会用这个兑换券来发薪水吧?”
韩复微微一笑:“问下一个问题吧。”
“呃......”王宗周差点给噎住了。
他脑袋转得飞快,很快就又想到了这种玩法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得有银子啊。
既然兑换券是和银子直接挂钩的,凭券就能兑换出来,那么银行的金库里必然要有足额储备的银子啊。
否则的话,岂不是和宝钞没有区别了么?
根本玩不下去啊。
“伯爷,咱们要发行这兑换券,就必然要准备银子,发多少就要准备多少,可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啊。”王宗周掰着手指头:“吕德昌要借款三万,乔四海等谷城光化的大户借款十四万,即便咱们借给他们的是兑换券,可
人家拿了兑换券之后立马就来换钱,到时没银子给怎么办?”
韩复索性站了起来,在船舱内走来走去,用他那学杂了的知识,给王宗周单独开了场金融小课堂:
“很好,王总办,你已经理解了准备金的重要性。没错,咱们的兑换券是与银子,更准确地说,是与银币直接挂钩的。既然咱们承诺兑换券可以随时足额兑换,那么就要准备好足额的银币。”
“否则只要出现一例不能兑换的事情,那么信用就会如骨牌一样倒塌。”
“当然,兑换券本身具有银钱所不具备的便利性,未见得所有持之人都会立刻去兑,因此,一般而言,兑换券可以稍稍的超发。”
“比如说一万两银子的准备金,可以超发一万两千两,一万五千两,乃至更多的兑换券。”
“这超发的部分,就是我等凭空创造出来的财富。”
“但既然我们要建立起信用,那么暂时就不要做超发的事情,以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来发行兑换券。”
“遍布襄阳、樊城、宜城、南漳、谷城、郧阳等各地的找换所,每日都以固定的挂牌价回收兑换券……………”
一连串的,信息量巨大的知识点,就如同魔音灌脑一般,向着王宗周涌去。
这位襄樊镇中军衙门财金室主事兼厘金总局总办,感觉头皮好痒,好像要长脑子了。
他就像是个胡吃海喝,一口气往肚子里灌满大鱼大肉的孩童,立马就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状。
缓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最初的问题:“伯爷,既然这样的话,咱们还是没钱啊。别的先不说,就是发给吕德昌、乔四海等人的借款,就有近二十万两了,那么咱们就要准备近二十万的,这个,这个准备金。这个钱,咱们又
从何而来?”
“很简单,乔四海、王存善等人缴的银子,就是咱们的准备金。”
“啊?!”
好家伙,合着大人拿乔四海他们的银子放到金库里当准备金,然后以这批准备金发行兑换券,最后再用这些兑换券借款给乔四海他们?
这,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嘛!
韩复坐回躺椅上,双手抱胸,一个后仰躺了上去,欣赏着王宗周震惊的表情。
看了一阵才道:
“水泥此物,本官空口说之,尔等恐怕想象不出,其实此物最为坚固,偏偏又极为易得,并无多少成本,乃天赐我等之物。我襄樊镇不论军、民、工、商,各行各业都用得着。若以此物修筑城墙、堡垒,则即便是红衣大炮,
也轰之不破。”
“是必须要发展的。”
“同样,纺织厂、玻璃厂、建材厂,还有如今的铸炮厂、造船厂,还有城里的官署官邸,城外的校场军营,都需要建设。”
“我等如今虽说有千里之地,但那都是骗人的,襄郧山多地少,实则贫瘠得很。而鞑子如今据有天下,富有四海,咱们若想与之相抗衡,如何不要发展?”
“惟有发展,惟有将境内的资源整合起来,才会有所胜算。”
“但扩军要钱,建设要钱,那么大的队伍,人吃马嚼,一月就是数万乃至十数万两银子,同样要钱。”
“你是财金室的主事,当知本藩所言不虚。”
王宗周见韩复说得如此严肃,也不由得站直身体,很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韩复接着说:
“有限的资金,自然要优先保障军饷,优先保障薪俸的发放。但其他方面也要钱,便是这一个小小的水泥建材厂,就要二十多万两银子,没有钱,那怎么办?”
“这便是银行要做的事情。”
“所谓的钱,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凭证。譬如银两,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但人们却可以用它来买到吃的喝的,不仅如此,还能买到矿石,买到木材,买到人力,买到土地,买到天下几乎一切东西。”
“其实资源本身就在那里,矿产、丁口、土地就在那里,只是需要一个工具将他们整合起来。银子可以做这个工具,其他的东西自然也可以。”
“此番投资,本官实际一文钱也没有出,却撬动了几十万的生意。”
“不仅如此,还将这些大户牢牢地绑定在了咱们的战车上,用他们的银子来为我们的银行背书,帮我们建立起兑换券的信用。”
“同时,也使得兑换券有了流通和使用的场景。’
“兑换券一旦流通起来,那么,他就是钱,真金白银一般的钱。”
“这就是金融这种工具的价值所在,他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但却可以将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而这些资源一旦整合起来,就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说到此处,韩复又重新站起,拍了拍王宗周的肩膀,像传教士在传播主的圣谕一般,声音空灵而又飘忽:“王总办,谁掌握了这种工具,谁就拥有了近乎魔法一般的威力。”
韩老师上完了课,不理明显已经处于宕机状态的王宗周,自顾回到自己的那间舱室。
他方才喝了不少酒,脑袋也很兴奋,思维异常的活跃。
想到了将来发放出去的借款,在流程上要更完善些,比如说款子是发了,但实际上还是躺在银行的账户里,需要支用的时候再给兑换券。
比如说发给工人,用来支付劳动报酬的兑换券,可以随时兑换。
但是拨给乔四海、王存善等“黑心资本家”的大额款项,可以做一些限制,避免出现挤兑等等。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沉沉睡去。
时间是五月中旬,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但东风正劲,座船也有些摇摇晃晃的,韩复听着风声水声,渐渐酣然入梦。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有人在推自己的身子,凑在自己耳边低声说着什么。
还能够闻到一股香甜馥郁的芳香,那是襄阳皂行推出的“桂月馥”香型的香皂。
赵麦冬喜欢用清新柔美的“茉莉晨露”,孙若兰以前喜欢用清雅淡远的“兰雪凝”,后来改用芳华浓郁的“玫瑰云”了。
清蘅子用的是香气清幽的“梅影清”。
身边的女眷,用桂馥的还真不知道有谁。
“姑爷,姑爷~”
韩复睁开眼,见到一张俏生生的小脸蛋。
两人眸光一碰,那俏生生脸蛋上的眉眼立刻荡漾开来,脸颊上绽放出一对好看的梨涡。
一双大眼睛里面,闪烁着掩饰不住的欣喜,仿佛把自己叫醒,是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任务。
看她这样,韩复也本能的感觉身心愉悦。
“姑爷,你醒了?我去给你端醒酒汤。”
林霁儿原本是趴在床沿上的,这时站了起来,蹦蹦跳跳的向着那边的桌子跑去。
她穿了件素净的道袍,作着道童的打扮,行动间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奶奶的,年轻真好啊。”年仅二十三岁的韩伯爷如是感慨。
𝙸 𝐁 ⓠ 𝓖. v 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