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英雄(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复望着下方街巷中,还在奋力还击,死战不退的襄樊营士卒们。战事打到这个份上,清军完全突破防线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没有再继续战斗下去的价值。
然而这些人还在殊死搏杀,尽一切努力维持着防线,为的是什么?
为的正是身后这面高高飘扬的大纛。
他转过头,看着楼内站着的张维桢、王宗周、钱元昌、黄景行、孙若兰等人,这些人都是早该撤离的非战斗人员,但这时坚守此处,为的同样是要与他韩某人同生死,共进退。
他又看着石玄清,看着王破胆和孙守业,这些他最信任的亲兵们人人挂彩,个个负伤。自己不走,他们也绝对不会走的。
这时,砰砰砰密集的铳炮声再度响起。
坚守着最后防线的襄樊营士卒们,毫无保留的倾泻着火力。
而对面的清军,也调来佛郎机炮、一窝蜂等火器还击。
道道火光交织,如流星一般,带着末日般的美感。
火器互射之后,胡国柱再度带人开始冲杀,襄樊营这边也有一队人马越阵而出。
双方又一次激烈厮杀起来。
仅仅是这几分钟的功夫,南门大街上便多了数十具尸体。
如此惨烈的伤亡,让敌我双方都不得不暂时休整一下。
只不过,清军那边,还有吴,尚两部的其他兵马源源赶到,而襄樊营这边,已经不会再有援兵了。
“......“
急促有力地脚步声响起,浑身是血的马大利上得楼来。
“大人,你叫我?”
“下面还有多少可战之兵?”
“回大人的话,大概还有三百多人,分属北营、新勇营、义勇营和火器营。”
韩复转过身,望向对方的眼神前所未有的认真:“马大利,你现在诚实的告诉我,凭借着这些战兵,能否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
“守不住。”马大利没有半点犹豫。
“一个时辰呢?“
马大利低下头,默然许久,等再抬起头时:“职等必将战至最后一人!”
顿了顿,他又说道:“若不是大人收留,俺马大利早就死在石花街外了,哪还有今天的戏唱?大人在这里不走,俺马大利也不走,就是皇帝老儿来了,想要伤大人一根汗毛,也要先从马大利的尸首上跨过去。但咱们还有退
路,还有两府一十三县,大人身负千钧之担,何必全副身家,都葬在此处!卑职,卑职恳请大人移驻襄阳,留职等在此,俺马大利保准就是死,也要咬下这帮二鞑子一块肉来!”
说着,马大利屈膝跪地,眼眶已是变得通红。
石玄清、张维桢、王宗周等人,又一齐看向了韩复。
韩复眸光闪动,思潮起伏。
转移吗?
以目前而言,转移是最保险,最不会出错的选择。
可他奶奶的,自己是真的不甘心啊。
走很容易,可一旦走了,那自己准备许久的布局,到头来就只会落得一场空了。底下这些死战多日的将士们的牺牲,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么,这是必要的牺牲么,这是所有选择中最好的那一个了么?
不知道为什么,韩复脑海里不断闪过一个身影,那是头戴毡帽,身穿蓝色箭衣,骑着匹乌驳马的身影。
那是他自己的身影,也是大顺永昌天子的身影。
那位永昌皇爷,从去年以来,就总是面临着留与走的选择,并且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后者。
北京是新占领的前朝旧都,没有群众基础,留下来就是一条死路,所以走了。
山西同样根基不稳,加之顺军新败,急需回陕西补充,不能留,所以又走了。
潼关虽是天险,但鞑子火炮实在太过厉害,死守必然守不住,所以肯定要走。
潼关都守不住,西安自不必说,当然还是要走。
至于大顺主力一走,陕北军团何去何从,那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河南民力有所复苏,可以暂且歇一歇,但等鞑子一来,这种四战之地留之何益?走!
即便是已经经营一两年的,大顺最后一块基业??荆襄之地,也有无数的理由弃之而走。
永昌皇爷在每一次需要做抉择的时候,都做出了看起来最正确,最保守的那一个。可也正是这一连串正确、保守的决定,使得大顺朝一路俯冲向了分崩离析的结局。
李自成是个悲情英雄,但他本来可以不需要“悲情”这个定语的。
永远没有人会知道,在京师,在山西、在潼关,在襄阳,李闯王如果选择留下,事情会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正如永远没有人会知道,如果今天韩复也跑了,历史会是什么样。
历史没有如果。
但此时此刻,他偏偏要拼出一个如果!
“镇江楼不能丢,汉水码头更不能丢,丢了,再想拿回来时,就要付出千倍百倍的代价!本官已急调襄阳第三千总司来援,你马大利务必坚守此处,至少一个时辰!”
“在大人面前,俺马大利不敢扯谎,但贼人来势凶猛,职等能不能撑到陈大郎来援,实在,实在不敢向大人打包票。”马大利不是怯战,而是害怕自己话说出去又没做到,影响了大人的判断,耽误了大人的大事。
“你一定能撑得住!鞑子的目标不是镇江楼,也不是汉水码头,而是我韩再兴,我韩再兴只要不渡江而去,那么我到哪,他们就会跟着到哪,像狗儿一般听话。”韩复说话的同时,眼望着西面和北面,那里夜色蒙蒙,似乎一切
都没什么变化。
接着又悠悠说道:“届时鞑子主力被本官引走,你与陈大郎便立刻发起反冲锋,只许前进,不许撤退!”
“大人的意思是......”马大利愕然抬头。
“东门尚未失陷,那里还有我襄樊营的两标马兵,本官要到那里去,要领着王光恩,领着王金锁,领着我襄樊营大好儿郎出城向北,直插鞑子中军大营!”
马大利张口结舌,只觉得脑瓜子嗡嗡嗡的,有太多的话卡在喉咙里,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韩复不理他,大声说道:“石道长,为本官着甲!“
石玄清、王破胆等人取来甲胄,为韩复披挂完毕,又各自着甲,立在一旁,人人脸上都充满了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慷慨豪情!
“本官要让这帮鞑子知道,我汉家儿郎里,也有宁折不弯,向死而生的英雄!”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𝐼Bq𝙶. v𝐼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