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轮回(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丹水口到樊城这段防线,共计两百多里,包括左旗营、光化县、太平店和樊城等几个据点,但主要还是以光化和樊城为主。
“丹水口到光化这一段,由西营负责防守,依托汉水,坚守据点,可根据情况,进行迂回运动。”
“光化以下直到樊城,由本官直领的几个营头防守,全面收缩防线,不得主动出击,邀敌浪战。必要之时,可以放弃汉水以北所有据点,集中力量固守樊城。”
“自来守襄必守樊,只要樊城还在,则襄阳就可保全,襄阳若得保全,则全局皆可盘活。”
“而若樊城失守,襄阳城就将暴露在敌人的巨炮之下,届时将会承受巨大威胁。襄阳一旦有事,则全襄势必瘫痪,我等没了腹地,兵员、粮草、器具之用度无处供应,只能去山中打游击,那便真的成贼了。”
“因此,樊城是重中之重,无论如何,必须要守住!”
深夜,中军衙门的大堂内,韩复站在那张巨幅的襄樊形势图前,攥紧拳头,用力地挥了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自己坚定的决心。
下方,所有襄樊营的文武官员,包括驻守郧阳的宋继祖,驻守荆门州的蔡仲,以及陈智、吴鼎焕、侯御封、王克圣、李纲等等文官,还有王光恩、马世勋等降将,全都齐聚一堂。
没错,王光恩和马世勋等人,在韩复从鲁阳关凯旋回来之后,已经决意投降,为襄樊营效力了。
而韩复说服他们的法子很简单,那就是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决定投降南明朝廷了,所以你们也赶紧投降我吧。
听起来好像有点无厘头,但事实确实如此。
在听说韩复已经向朝廷求抚之后,一直绷着的高斗枢,在抗清大义的感召之下,总算是勉强答应为襄樊营做事。
但他还是不习惯抛头露面,和这些昔日的“匪兵”共事,韩复也不勉强。
这时,韩复的目光扫过众人,颇有一种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感觉。
他扫视了一圈,眸光在马大利和陈大郎两人身上游移了片刻,最终提声喝道:“马大利!”
马大利如遭雷击,浑身都抖了一下,连忙站起,挺着笔直的腰杆,同样大声说道:“有!”
“你领所部,进驻樊城。不管你用什么法子,都必须要给我死死的扎在此城,本官未有其他命令之前,不许后撤半步,听到没有?!”
“是!”
“大点声,我没有听见!”
马大利深吸一口气,脖子、脸、额头全都涨得通红,手臂上青筋虬结,用尽力气大喊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大人放心,我马大利就是死,也绝不叫鞑子进樊城半步!”
“好!”韩复也大声叫了一句。
襄樊营自宋继祖之下,以几大千总司为主力,从第一千总司到第五千总司,依次是贺丰年,梁勇、陈大郎、马大利和蔡仲。
其中第一、第二千总司为西营的骨干,剩下的则是襄樊营直属。
这五大千总司,包括他们前身的各大战兵局队,在过去一年,都立下过战功,发挥过作用。
经过调整之后,各干总司都是以老带新,外加一部分改编降兵和乡勇的结构,战力上大差不差。
但是在让谁去守卫樊城的问题上,韩复思虑了一阵子之后,最终还是选择相信马大利。
马大利在个人能力上并不突出,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不如贺丰年和陈大郎那么得心应手,但他本人和麾下的官、兵战场经验都很丰富,之前也在鲁阳关和鞑子交过手,想来想去,是最为适合的一个。
长条桌上,陈大郎和蔡仲等人都目光复杂的看着马大利,既羡慕,又遗憾,还有一些懊悔。
守卫樊城,无疑是本轮战事里最为艰巨的任务,是真有可能一去不复还的。
但能够接下这样的任务,又充分证明了大人的认可与信任。
是一份很有含金量的荣誉。
他们既畏惧又想要。
“汉水过樊城之后,急转直下,折而向南,一直到钟祥附近江面,也有两百多里。”
“这段水路蜿蜒曲折,夹在大洪山和荆山余脉之间,谷地狭长,并不宽阔,不利于大规模的会战,但清军若是沿汉水东岸尾随,则防守压力亦是不小。”
“蔡仲,你领所部,驻守宜阳,防御宜阳到荆门的防线。”
陈大郎领着第三千总司回襄阳之后,荆门州就是蔡仲的第五千总司在驻防。
这个时候听到韩大人的命令,也并不意外。
第五千总司前身是宋继祖直领的原战兵第一局,战力很强,又收编了荆门州、仙居寨、以及远安县的降兵和乡勇,人数也相当可观。
蔡仲答应下来以后,起身又问道:“大人叫我部移驻宜城,那荆门州的防御势必不足,要是荆州马进忠乘虚而入的话,咱们岂不是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他这么一问,长条桌两边众人,全都望向了韩复。
韩复手指在地图上滑过,找到了荆州的位置,在上面重重点了两下,很是笃定地说道:“确实会有这个危险,但可能性不大。马进忠部隶属左镇,而左镇如今自顾不暇,只能集中力量守卫武昌,其他地方,已经无力去管了。”
在场的一众文武官员,之前已经反复听自家大人讲解过目前的情况,大顺朝廷的官军正在南阳与清兵激战,而一旦官军失利,永昌天子就会向湖广转移,与在德安的白旺会师。
与此同时,清兵势必尾随追击,不把朝廷剩下的那点家当彻底消灭,绝不罢休。
因此,在大家的认知里,现在玩的是李闯王跑,阿济格追的猫鼠游戏。
但这时听到韩复的话,才猛然想起来,湖北还有一个左良玉呢!
而不论是李闯王逃跑的方向,还是阿济格追击的方向,都指向了左良玉的防区。
怎么把这哥们给忘了?
左镇号称佣兵百万,虽然水分很大,但十余万可战之兵还是有的,实力在江南小朝廷中首屈一指,是绝对的强藩,不可小觑。
XX......
这要是永昌皇爷被左良玉给堵住了,那可怎么办?
在座众人毕竟名义上还是大顺的臣子,想到此处,都本能的替李自成担忧起来。
“本官知道诸位在想什么,但诸位也不必过虑,我大顺官军纵然稍逊满洲鞑子一筹,但收拾左良玉辈,还是不成问题的。以本官判断,左镇支离破碎,就在眼前!”韩复非常有信心的下了判断。
其实这一年来,韩复一直试图与左良玉取得联系,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为此,还给对方写过很多封信,极力劝说他亲率大兵,北进中原,去做那个搅局者。
左良玉虽然从来没有回过信,但确实曾经心动过。
但奈何,始终打不穿白旺的防线。
德安都突破不了,还谈什么北上搅局?
𝐈 𝐁 q 𝓖. v 𝐈 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