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变化(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襄阳城内的人,确实比自己走的时候多了不少。
襄京府、襄京县和中军衙门各有统计,数字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而负责收税的金局的数字最为权威,自八月间以来,涌入到襄阳的共有近万人。
得亏经过张献忠、李自成轮番蹂躏,以及襄京之乱的大换血,使得襄阳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乱,腾出了生存空间。
尤其是南北两营的覆灭,让城内空出了大量的房屋。
否则的话,襄阳虽大,短时间内恐怕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人。
根据金局税案科的统计,这些襄阳“新移民”里,大多数都来自河南。
这得益于顺军在败退撤回陕西之前,大规模的强征河南富户随军的政策。
这个举动,吓得河南士绅、富户、商贾等等但凡有点能力之人,都纷纷开始跑路。
而距离河南不远,路途方便,又没有战火纷扰的襄阳,自然成为大家的首要选择。
这其中,襄樊营的宣传,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这种宣传,并不完全是襄樊营主动为之的,那些在吕堰驿等地方,与襄樊营打过交道的河南人的口碑,也非常重要。
大量的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新移民,直接推动了原本萧条无比,根本卖不出去的襄阳楼市。
使得襄阳的房地产市场一下子繁荣了起来。
而在襄京之乱以后,充公了大量南北两营房屋的襄樊营,又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百忙之中,韩科长还特地多次发文给中军衙门,以“房子是用炒的,不是用来住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军衙门有计划、有节奏的出售了一批房屋,很是赚了不少银子。
除了房地产市场之外,另外一个繁荣起来的行业,着实让韩复没有想到。
就是婚庆行业。
襄京之乱和南北两营覆没之后,那些顺军留在襄阳的婆娘,立刻成为了寡妇。
这些人的资产尽管在襄京之乱中,被物理洗牌了一次,但多少还有留有一点。
并且,除非是被满门灭口的,这些留下来的寡妇,手上还是有房子可住的。
这在如今的襄阳城,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对于逃到襄阳,尤其是没带老婆孩子逃到襄阳来的男同袍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一时成为了众相追逐,在婚恋市场无比抢手的优质资源。
在襄阳城内,掀起了一阵寡妇招赘婿的风潮。
甚至还出现了不少骗婚骗色骗财的案子,可把小杨县令给忙得精疲力尽,焦头烂额,几乎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实际上,除了这些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之外,还有大量的流民涌入到了襄阳附近。
只不过这些人交不起入城税,没法从金局那里换到一张入城的牌照,进不了城。
但进来的这些人也足够多了,冯山和韩文乃至入城税收的相当欢快的王宗周,都表达过这方面的担忧。
觉得鱼龙混杂的人太多了,恐怕关键时刻会出乱子。
只是韩复并没有想要采取措施的意思。
这些逃难来的大户哪里是大户啊,分明就是一头头待宰的大肥猪。
自己还怕他们闹出来乱子来?
巴不得他们更作死一点!
只要他们不形成组织,另外对重点人群加以重点监控,那么风险总体上就是可控的。
与喧嚣拥挤的襄阳城,尤其是北城相比,中军衙门所在的狮子旗坊,还是一如既往地清静肃穆。
“少爷,你怎地这般高兴?”站在二进小院门口的石玄清,满脸写着疑惑二字。
韩复看了胖道士一眼,心说小别胜新婚,你懂个屁。
没见一向早起的西贝货,今早门都出不了了吗。
只是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石大胖,你那个油腻的师姐现在在哪?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完年之后本少爷的事情更多,恐怕没时间谈情说爱。她若是还在襄阳,就请她出来见一面,要不要联姻,总该早点定下来为好。”
韩科长向来在自己这个头号马仔面前,人性充沛,说话很是随意。
他和那个大师姐,又不是自由恋爱,连面也没有见过,不是联姻又是什么?
韩复也不怕玉虚宫的人知道。
搞清楚自己定位和事情性质的话,反而更好办。
秋季之战大获全胜,接连俘虏了王光恩和高斗枢之后,使得韩科长的自信心也是空前高涨。
对于通过与武当山天师联姻,来扩大在湖广的影响力,也没那急切了。
甚至还想再等一等,看一看。
他现在还在推进此事,纯粹是抱着吊住对方,不让对方另觅佳婿的想法。
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
我可以不玩,但绝对不可以让别人玩。
当然了,这就是韩科长有点飘,有点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实际上,韩复想要与武当山联姻,扩大影响,收服山中百寨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要通过这样的举动,来构建自己的合法性。
是构建他韩再兴天命与归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成祖文皇帝时,朱棣将自己与武当山,与真武大帝捆绑在一起以后,武当山与真武大帝象征着天命,象征着皇权的观念就早已深入人心。
韩复很需要利用这种观念,利用武当山来给自己背书。
这个法子他朱老四能用得,我韩再兴又如何用不得?
石玄清听不懂“油腻的师姐”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仗都打完了,少爷还要忙着什么,只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大师姐前日去了鹿门寺,不过听到少爷凯旋班师的消息,应该要回来了。”
鹿门寺就在汉水对岸的鹿门山上,是个始建于汉代的千年古刹,据说唐朝大诗人孟浩然曾经在此隐居过。
此寺名头极大,远近闻名,算是襄阳文旅行业的拳头产品了。
只不过这个地方在汉水对面,依照韩复与白旺之间的默契,襄樊营尽量的不去汉水东岸活动。
这座千年古刹,韩复也就无缘前去游览参观,指导佛法工作了。
“石大胖,你那大师姐,这小半年就一直在襄阳附近活动?”
“昂。”石玄清很实诚的点了点头:“在襄阳的时候,住的就是青云楼顶楼的天字房。”
青云楼顶楼是整个襄阳的制高点,古人又素来有登高望远的雅兴,韩复本来是打算定期在这里召集文会,统战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弄出一个类似高档私人会所的地方的。
为此,韩复特地让丁树皮交代孙习劳,青云楼顶楼暂不投入到经营中。
𝙄𝙱Ⓠ𝐺. v𝙄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