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7章威尔逊的软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007章威尔逊的软肋(第2/2页)
“少了一个齿轮...“林默涵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桌上的《圣经》上。那是他从威尔逊办公室偷来的,里面夹着一张教堂礼拜的通知单,上面用红笔圈着日期:4月20日。“20...“他猛地站起身,20是缺失的那个数字!7、3、19、25、11、20——这才是完整的齿轮组合。
他迅速将六个齿轮按顺序固定在木板上,转动第一个齿轮到第7齿,第二个到第3齿,以此类推。当最后一个齿轮固定好时,窗外传来了第一声鸡鸣。林默涵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取出方佩玲送来的密电——那是一张从美军文件上撕下来的纸,上面布满了杂乱无章的字母。
他将密电放在齿轮下方,转动第一个齿轮。随着齿轮的转动,字母开始在纸上排列成有意义的单词:“OPERATION...FISHING...“(钓鱼行动)。林默涵的心沉了下去,魏正宏果然在设局。他继续转动齿轮,更多的单词浮现出来:“TARGET...HAIYAN...APRIL20...“(目标:海燕,4月20日)。
4月20日正是礼拜天,美军顾问团的军官们通常会去台北卫理公会教堂做礼拜。魏正宏计划在那天实施“钓鱼行动“,目标就是代号“海燕“的自己。林默涵放下齿轮,走到窗前。雨已经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他必须赶在4月20日前拿到布防图,并且揭穿魏正宏的阴谋。
早上七点,林默涵来到医院,假装复诊。他在候诊室里见到了老中医,用暗语交换了情报:“家父的咳嗽好多了,但还是睡不着。“(情报已收到,但需要更多细节)老中医点点头,在处方笺上写下:“夜交藤三钱,合欢皮五钱,水煎服。“(今晚七点,公园接头)
当晚七点,林默涵准时来到台北新公园。雨后的公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走到湖心亭,看见老中医正坐在石凳上钓鱼。“老先生收获如何?“林默涵轻声问道,在他身边坐下。
“钓了几条小的,大的都狡猾得很。“老中医将鱼竿递给林默涵,“试试你的运气。“林默涵接过鱼竿,注意到鱼线末端没有鱼钩,而是系着一个小小的油纸包。他悄悄解开油纸包,里面是一片微型胶卷和一张纸条。
纸条上是用毛笔写的蝇头小楷:“M-209需配合一次性密码本使用,密码本藏于威尔逊办公室《莎士比亚全集》第3卷。“林默涵心中一凛,原来破解M-209不仅需要齿轮组合,还需要一次性密码本。他将胶卷和纸条藏进烟盒,将烟盒塞进鞋底。
“今晚月色不错。“老中医突然抬头望向天空,“可惜乌云太多。“林默涵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见三个黑影正从公园入口处走来——是魏正宏的人!他迅速将鱼竿还给老中医,低声说:“鱼咬钩了,我先撤。“说完便转身消失在树林中。
回到公寓时,林默涵发现门被人撬过。他拔出藏在伞柄里的匕首,小心翼翼地推开门。房间里一片狼藉,抽屉被翻得乱七八糟,桌上的齿轮散落一地。他快步走到墙角的暗格前,发现里面的密电已经不翼而飞。
突然,他注意到桌上的台灯被移动过,灯座下露出一张小纸条。林默涵拿起纸条,上面是方佩玲娟秀的字迹:“密码本已取,明晚七点,美军俱乐部见。“他将纸条凑到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那是中统女特务常用的香水味。
林默涵将齿轮重新组合好,转动密码机,输入密电的前几个字母。随着齿轮的转动,明文渐渐浮现出来:“APRIL20...AMBUSH...AIRBASE...“(4月20日...伏击...空军基地...)他心中一紧,魏正宏果然计划在4月20日美军顾问团访问空军基地时设下埋伏。
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林默涵看着桌上转动的齿轮,突然意识到方佩玲提供的齿轮组合可能是个陷阱。他迅速将齿轮拆下来,重新排列组合——26、25、23、21、19、17,这是美军标准的齿轮配置。当他再次输入密电时,明文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内容:“APRIL18...SUPPLIES...HARBOR...“(4月18日...补给...港口...)
林默涵恍然大悟,魏正宏故意让方佩玲提供错误的齿轮组合,目的是让他误以为伏击会在4月20日发生在空军基地,而实际上,真正的目标是4月18日停靠在基隆港的美军补给舰。他必须赶在4月18日前将这个情报送出去。
钓鱼行动
4月17日清晨,台北的天空终于放晴。林默涵站在美军顾问团办公楼对面的咖啡馆里,透过玻璃窗观察着楼内的动静。根据最新情报,魏正宏的“钓鱼行动“将在明天实施,目标是停靠在基隆港的美军补给舰“圣保罗号“。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魏正宏正在警备司令部分析着他的行动轨迹。
“报告主任,监视显示目标今早购买了《中央日报》,并特别关注了航运版。“特务递上一份监视报告。魏正宏推了推眼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不出我所料。此人有知识分子的通病,总以为看报纸是天经地义,却不知报纸早已成为我们的诱饵。“他翻开档案夹,里面详细记录着林默涵三个月来的报纸阅读习惯——每天上午九点零五分购买报纸,先看头版,再翻航运版,最后浏览分类广告。
林默涵看到威尔逊少校匆匆走进办公楼,手里拿着一个棕色公文包——那里面很可能装着补给舰的安保计划。林默涵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领带,走出咖啡馆,朝着办公楼走去。
在门口,他被宪兵拦住:“请出示证件。“林默涵掏出伪造的记者证,微笑着说:“《中央日报》记者,来采访威尔逊少校。“宪兵狐疑地看着记者证,就在这时,威尔逊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让他进来,他是我的朋友。“
林默涵跟着威尔逊走进办公室,注意到墙上的日历被红笔圈住了4月18日。“少校,关于‘货‘的事...“林默涵故意压低声音,观察着对方的反应。威尔逊的眼神闪烁不定,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这是你要的东西,今晚九点,基隆港三号仓库交接。“
林默涵接过纸袋,感觉到里面是一叠文件。他假装翻看文件,迅速将藏在袖口的微型相机对准文件拍照。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魏正宏带着几名特务走了进来:“林先生,好久不见。“
林默涵心中一沉,知道自己落入了圈套。他悄悄按下相机的快门,将相机藏进公文包。“魏主任怎么有空来美军顾问团?“林默涵故作镇定地问道,手却悄悄摸向公文包夹层里的***胶囊。
“来抓鱼啊。“魏正宏冷笑一声,示意特务上前,“有人举报你涉嫌窃取军事情报。“特务们一拥而上,将林默涵按在桌上。威尔逊惊恐地后退一步,撞到了书架,《莎士比亚全集》第3卷掉在地上,露出了里面的一次性密码本。
“威尔逊少校,你也涉嫌通敌。“魏正宏捡起密码本,在威尔逊面前晃了晃,“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话说?“威尔逊脸色惨白,突然拔出手枪指向魏正宏:“你陷害我!“
就在这混乱之际,办公室的窗户突然被撞碎,方佩玲举着枪跳了进来:“都不许动!“她的枪口对准魏正宏,“放了林先生,否则我杀了你!“魏正宏显然没料到方佩玲会反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你疯了?“
“我女儿已经安全了。“方佩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是林先生派人救了她。“林默涵趁机挣脱特务的束缚,从公文包里取出相机,将胶卷藏进嘴里。“魏主任,你的钓鱼行动失败了。“林默涵冷笑着说,“补给舰的安保计划我已经发给大陆了。“
魏正宏恼羞成怒,下令道:“开枪!把他们都打死!“特务们纷纷拔枪,办公室里顿时枪声大作。林默涵拉着方佩玲躲到办公桌后面,威尔逊则趁机从后门逃走。林默涵从公文包夹层里取出另一把枪——那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备用武器。
“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林默涵对方佩玲说,同时注意到墙上的时钟指向九点——离补给舰到达基隆港还有12小时。方佩玲点点头,从窗户跳了出去。林默涵紧随其后,在落地的瞬间,他听到身后传来魏正宏的怒吼:“全城搜捕!一定要抓到他们!“
两人一路狂奔,穿过狭窄的巷弄,甩掉了追兵。在巷口,林默涵与方佩玲分手:“你去码头,乘船去香港。“他将一个信封递给方佩玲,“里面是假护照和船票。“方佩玲接过信封,突然抱住林默涵:“多保重。“说完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林默涵看着她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掏出藏在嘴里的胶卷,快步走向最近的邮局。在邮筒前,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胶卷塞进一个普通的信封,写上了香港一家书店的地址——那是他与上线的另一个联络点。
做完这一切,林默涵转身走向台北火车站。他知道魏正宏很快就会封锁全城,必须赶在封锁前离开台北。月台上,开往高雄的火车正在检票。林默涵混在人群中,登上了火车。当火车缓缓驶离站台时,他回头望向灯火通明的台北市区,心中明白自己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
尾声
1953年4月18日清晨,基隆港笼罩在薄雾中。美军补给舰“圣保罗号“缓缓驶入港口,甲板上的水兵们正在进行例行检查。突然,港口上空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几架国民党空军的战斗机呼啸而过。
在港口指挥塔内,魏正宏焦躁地来回踱步。根据林默涵窃取的情报,解放军潜艇可能会在今天袭击补给舰。然而,直到中午,港口依然风平浪静。魏正宏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林默涵故意提供假情报,目的是让他放松对空军基地的戒备。
与此同时,在嘉义空军基地,几名穿着美军制服的“士兵“正在安装炸弹。他们是林默涵发展的下线,利用魏正宏调走大部分兵力防守港口的机会,潜入了空军基地。中午十二点,炸弹准时引爆,机场跑道被炸毁,几架B-29轰炸机陷入火海。
林默涵坐在高雄的一家茶馆里,看着报纸上“嘉义空军基地遇袭“的头条新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放下报纸,起身走向码头。一艘开往香港的货轮正在装货,他将在那里转乘回大陆的船。
当货轮缓缓驶离高雄港时,林默涵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台湾岛。他知道自己还会回来,为了那些牺牲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潜伏者的孤独与荣耀。
在遥远的北京,一份加急电报送到了保卫总部领导的手中。总部领导看完电报,对主管局长安排说:“这个‘海燕‘不简单啊,让他继续潜伏,等待下一步指示。“主管局长点点头,在电报上写下批示:“海燕任务继续,代号‘惊蛰‘。“
1953年4月的台湾海峡,波涛汹涌。林默涵站在甲板上,望着无垠的大海,心中默念着女儿的名字。他知道,只有完成使命,才能与家人团聚。而这个使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