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远送雏鹰,情报初课,剑指沙场(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劳拉点了点头,笑着说:“两位同学的思路都很周全。情报传递,不仅要靠技巧,更要靠对人心的把握。在战场上,每一个可以信任的人,都可能成为情报网络的一部分。”

课后,陈文留下来问劳拉问题:“教官,您说情报分析要结合地形和敌军习性,那如果遇到不熟悉的敌军,该如何快速掌握他们的习性?”

劳拉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嘴角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可以从他们的补给方式、行军速度、甚至俘虏的口供里找线索。比如喜欢夜间行军的敌军,往往警惕性高但耐力不足;依赖大型粮草队的敌军,一旦断粮,军心很容易动摇。”她顿了顿,从教案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情报分析的关键点,“这个给你,或许对你有帮助。”

陈文接过纸条,指尖不小心碰到劳拉的手指,她的指尖微凉,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劳拉迅速收回手,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平静:“回去多看看案例,下次课我会提问。”

看着陈文离开的背影,劳拉轻轻叹了口气。她在国外留学时,就听说过阿尔塔特国的战乱,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原本只想尽自己所能教出优秀的军人,却没想到会遇到这样一个少年。他的眼神里有理想的光,有家国的重,还有一种让她心动的纯粹——可她也知道,这个少年心里装着的,是那个性格开朗、喜欢绣兔子布偶的罗旭,是他每次提到时,眼神都会变软的姑娘。所以她把这份情愫藏在心底,只在课堂上认真教他知识,在他提问时耐心解答,保持着教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时光像军校里的白杨树,春去秋来,转眼就是两年。

这两年里,陈文的射击技术越发精湛,能在百米外击中移动的目标;唐继辉成了战术分析的专家,能从一份残缺的情报里,推断出敌军的下一步行动;罗明的指挥能力日渐成熟,在模拟演习中,多次带领小队以少胜多;赵刚的格斗技巧更加娴熟,成了军校里公认的“格斗王”。而劳拉,始终是他们的情报学教官,她看着这四个少年从青涩走向成熟,看着他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一点点运用到实战训练中,心里既欣慰,又有些不舍——她知道,他们迟早要踏上真正的战场,那里没有模拟演习的安全边界,只有生与死的考验。

毕业那天,军校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罗锦承将军亲自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当他把证书递给陈文时,拍了拍他的肩:“陈文,这两年你的成长,我都看在眼里。记住,战场上不仅要勇敢,更要懂得保护自己和身边的兄弟,你们是阿尔塔特国的希望。”

陈文接过证书,郑重地敬礼:“请将军放心,我定不负使命!”

毕业典礼结束后,部队的任职通知也下来了——陈文、罗明分别担任阿尔塔特革命卫队新编第一军第1师新编第1团第一营第1排和第2排排长;唐继辉和赵刚分别担任第1排和第2排副排长。

四人站在军校的白杨树前,看着熟悉的校园,心里满是感慨。赵刚拍了拍陈文的肩:“文兄,以后咱们就是并肩作战的兄弟了,到了战场上,我罩着你!”

唐继辉笑着说:“还没上战场就说大话,到时候可别让我这个副排长给你收拾烂摊子。”

罗明看着两人打闹,也笑了:“好了,别闹了。咱们收拾收拾,明天就要去部队报到了。我爹说,北境军阀最近又在蠢蠢欲动,咱们很快就要上战场了。”

陈文抬头望向天空,庚南城的天空依旧湛蓝,像罗旭说的那样。他想起两年前,罗旭在码头挥着手喊“等着你们的英雄故事”,想起劳拉教官在情报课上教他们的知识,想起父亲递给他的“守土”短刀——所有的回忆和期盼,都化作了他心中坚定的信念。

“走吧,”陈文转过身,看着身边的兄弟,“去部队,去战场,去给阿尔塔特国,给罗旭,写一个真正的英雄故事!”

四人并肩走出军校大门,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的身后,是两年的军校生涯;他们的前方,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是统一国家的理想,是千千万万百姓的期盼。而他们手中的枪,心中的信念,将成为他们在乱世中最锋利的武器,最坚实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