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暗室密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买家峻挂了电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宏远建设,就是解迎宾的公司。而云顶阁……那个叫花絮倩的女人,还有她身上那股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沉静,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在他心里漾开了圈圈疑虑的涟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07章暗室密谋(第2/2页)

材料送来得很快,厚厚一摞,几乎堆满了办公桌的一角。小陈放下文件时,眼神有些闪烁,没敢多留,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

买家峻并不在意。他需要的就是这些未经“加工”的第一手信息。他埋首进去,一页一页地翻看。信访信件字字泣血,多是反映安置房迟迟不交房,过渡费发放不到位,工程质量堪忧,投诉无门。会议纪要上,关于重启项目、解决资金的提议屡被“研究研究”、“时机不成熟”等理由搁置。而涉及到云顶阁和宏远建设的部分,材料却少得可怜,像是被人刻意清理过。

直到他看到一份不起眼的、来自市住建局质安站的内部简报复印件,日期是两个月前。简报里用极其隐晦的措辞,提到对临江新区几个在建项目(未点名)进行抽检时,发现“个别项目”存在“不符合设计规范”的“瑕疵”,建议“进一步核查”。而这份简报的批示栏,只有市委秘书长解宝华龙飞凤舞的三个字:“已阅。酌处。”

“酌处”?买家峻盯着那两个字,眼神锐利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维稳”?用含糊的批示,将可能引爆的问题轻轻压下?

他拿起红笔,在那份简报上划了一道重重的横线,在旁边空白处批注:“请住建局、审计局会同纪委相关同志,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针对临江新区安置房项目停工原因、工程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彻查。限期一周内拿出初步报告。买家峻。”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办公室里,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

几乎在买家峻批阅那份内部简报的同时,市委秘书长办公室内,解宝华刚刚结束与解迎宾的通话。

他烦躁地松开领带结,在铺着厚绒地毯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买家峻的强硬和敏锐超出了他的预期。那不是一个初来乍到、需要站稳脚跟的官员该有的姿态,那更像是一把出鞘的刀,直指要害。

他再次抓起电话,这次拨给了组织部长常军仁。

“老常,”解宝华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买书记刚开完会,对临江新区那边,很关心啊。”

电话那头,常军仁的声音带着惯有的谨慎和圆滑:“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理解。买书记年轻有为,想尽快打开局面,是好事。”

“好事是好事,”解宝华话锋一转,“就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临江新区的情况复杂,牵涉面广,处理不好,容易影响稳定大局。你是管干部的,有些情况,还是要多提醒一下买书记,注意方式方法。”

他这话说得含蓄,但意思很清楚——希望常军仁能以组织名义,对买家峻进行“规劝”,至少是让他有所顾忌。

常军仁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呵呵一笑:“秘书长放心,组织上肯定会全力支持买书记工作的。至于提醒嘛……买书记自有他的考量,我们做好配合就是了。”

这番滴水不漏的官场套话,让解宝华心里一沉。常军仁这个老滑头,显然不想在这个时候轻易站队,甚至可能存了隔岸观火的心思。

挂了电话,解宝华脸色更加阴沉。常军仁的态度,让他感到一种孤立。他想了想,又拨通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同时也是他一秘韦伯仁的电话。

“伯仁,今天会议的精神,要尽快传达落实。特别是买书记的指示,”解宝华特意加重了“指示”二字,“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形成纪要。”

“秘书长放心,纪要正在整理,很快就能送您审阅。”韦伯仁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恭谨干练。

“嗯,”解宝华顿了顿,状似无意地补充道,“买书记刚来,对很多情况还不熟悉,你平时多留意,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及时向我汇报。要确保买书记的工作顺利开展,不能出任何岔子,明白吗?”

“明白,秘书长。”韦伯仁回答得没有丝毫犹豫。

放下电话,解宝华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韦伯仁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算是他的心腹。有这双眼睛在买家峻身边,他才能稍微安心。

然而,他并不知道,此刻的韦伯仁,正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屏幕上打开的正是那份会议纪要的草稿。他盯着买家峻要求彻查安置房项目的那段记录,手指悬在键盘上,久久没有落下。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里充满了挣扎。最终,他还是按照解宝华的暗示,在纪要的措辞上做了几处极其微妙的“处理”,让买家峻的强硬态度显得……不那么突兀和针对性。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吁了口气,感觉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知道自己在玩火,但他已经没有退路。

---

夜色渐深,市委大院逐渐安静下来。

买家峻终于看完了桌上大部分材料,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台灯的光晕下,他的脸色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却愈发清亮。拼图的碎片正在他脑中慢慢汇聚,虽然模糊,但一个大致的轮廓已经开始显现——以解迎宾的宏远建设为核心,牵扯到项目审批、土地出让、资金监管等多个环节,而解宝华、乃至更多隐藏在幕后的人,则构成了一张或明或暗的保护网。云顶阁,很可能就是这张网的重要连接点。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的雨终于落了下来,开始是豆大的雨点急促地敲打着玻璃,很快就连成了雨幕,在路灯的照射下,泛着白茫茫的水汽。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

风雨已至。

他拿起外套,决定今晚就去那个“云顶阁”看一看。有些东西,光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是永远看不清的。

他没有叫司机,也没有用单位的车,而是在市委大院门口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云顶阁。”他拉开车门,坐进后排,声音平静。

出租车司机是个健谈的中年人,闻言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笑道:“老板去云顶阁潇洒啊?那可是个好地方,就是消费贵了点。”

买家峻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投向窗外被雨水模糊的街景。

司机却打开了话匣子:“不过啊,听说那地方背景硬得很,一般人可开不起那么大的场子。我们开车的,晚上经常在那边接到喝得醉醺醺的老板,还有……嘿嘿,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司机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讪笑两声,转移了话题,“这雨下得真大,路都不好走了。”

买家峻心中一动,状似随意地问道:“哦?看来那老板确实有点本事。”

“那可不?”司机压低了些声音,“听说是个女的,姓花,长得那叫一个漂亮,但手段可不一般。跟好多……咳,反正路子野得很。”

买家峻不再追问,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些零碎的信息。出租车在雨幕中穿行,车轮碾过积水,溅起一片水花。

二十分钟后,车子在一座灯火辉煌的建筑前停下。即便是在雨夜,“云顶阁”三个流光溢彩的大字依然夺目,门前穿着笔挺制服的侍者撑着伞,殷勤地为从豪车上下来的客人遮挡风雨。

买家峻付了车费,推门下车。他没有打伞,任由冰凉的雨水瞬间打湿了头发和肩头。他站在雨中,抬头望向这座在沪杭新城声名显赫,也疑云重重的酒店,它的轮廓在雨夜里显得格外朦胧,也格外森然。

整理了一下被雨水打湿的外套,买家峻迈步,踏上了云顶阁门前那光滑如镜、此刻却被雨水浸润得倒映着迷离灯光的台阶。

脚步沉稳,踏碎一地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