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参观大棚(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昊子,昨天看得匆忙,今天我们要详细了解一下技术细节。“王师傅一大早醒来就把郑昊叫起来,“这个项目真的太吸引我了,即便我不种地都想回村拿喇叭让他们学习学习了。“
“两位师傅,您们想了解哪些方面?“郑昊问。
“从头到尾,每个环节都要看。“陈技术员认真地说,“我要把这个模式完整地记录下来。“
首先,他们来到发酵肥料的堆放处。看到整齐堆放的几堆不同的发酵肥料,陈技术员很感兴趣。
“这个技术是你自己研究的?“陈技术员蹲下身,用手摸了摸发酵肥料的温度和湿度。
郑昊越发的无语,只能临时再找个借口。
“是跟村里的老农学的,但我做了一些改进。“郑昊说,“主要是控制发酵条件和配比。“
“你看这个温度控制得很好。“陈技术员对王师傅说,“发酵充分但不过度,这需要很精确的把握。“
王师傅也蹲下来仔细观察,掏出笔记录着。
“这属于标准化了。“一旁的刘明华接过话来说到。
“什么是标准化?“王师傅和技术员同时问到。
“你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精确的参数控制,质量检验,数据记录。“刘明华指着王师傅手里的记录本,“这些都是现代农业的特点。“
刘明华展示着他的记录本:“我们每天都记录温度、湿度、鸡蛋产量、饲料消耗等数据。“
“太规范了!“陈技术员翻看着记录,“比我们孵化场的记录还要详细。“
接着,他们来到鸡舍。陈技术员开始从专业角度进行指导。
“昊子,你的鸡舍设计很合理,但还有改进空间。“陈技术员指着鸡舍的通风口,“这个通风口可以做成可调节的,夏天开大,冬天关小。“
“怎么做?“郑昊虚心请教。
“用木板做个滑动装置,就像工厂里的风门一样。“王师傅接话道,“这样控制更精确。“
“还有这个饮水系统。“陈技术员继续指导,“可以改成自动饮水器,减少人工,也更卫生。“
“自动饮水器?“张国强好奇地问。
“就是利用水压原理,鸡喝多少水就自动补充多少。“陈技术员解释道,“我画个图给你们看。“
陈技术员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原理图,大家都看得很认真。
“原来如此!“赵顺恍然大悟,“这样确实方便多了。“
然后,他们来到大棚里。看到茁壮生长的蔬菜,两位专家更是连连称赞。
“这个大棚的设计很先进啊!“陈技术员仔细观察着大棚结构,两年前市里曾经组织农业相关部门去长春学习,他也去见到过长春的大棚。“长春那边也只是单层塑料膜,咱这里居然是双层薄膜保温,二期拱形承重,通风系统,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关键是这个循环系统的设计理念。“陈技术员蹲在菜地里,抓了一把土仔细观察,“土壤肥沃,结构疏松,这种土质比我见过的很多农田都要好。“
“这都是发酵肥料的功劳。“刘明华说,“用了发酵肥料的土地,保水保肥能力明显提高。“
王师傅站在大棚中央,四处观察,这些不是他的强项,于是他将整个构造给画了出来,也算是有了一点参与感。
陈技术员越看越是赞叹:“这个项目的推广价值很大。如果能在全县推开,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
“这个项目可不是单单一个县,这可是我们市里的试点工作。“刘明华忍不住说道。
郑昊打断了刘明华的话,他不想扼杀两位师傅的想象,“你们觉得这个项目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