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王师傅的到访(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月后,除了牛粪还未发酵好,鸡粪和猪粪已经用在了大棚里。

“昊哥,你快来看看!“刘明华兴奋地跑回郑昊家,“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太好了!“

郑昊跟着刘明华来到大棚,眼前的景象让他也很惊喜。小白菜长得绿油油的,菠菜也比之前粗壮了不少,连辣椒苗都比预期长得快。

“这肯定是鸡粪肥料的功劳。“刘明华激动地说,“我做了对比实验,用了发酵鸡粪的区域明显比没用的长得好。“

“效果确实不错。“郑昊蹲下身仔细观察,“而且蔬菜的叶子颜色更深,说明营养充足。“

“你这个设想真的成功了!“刘明华说,“我要写报告上报给农林局,这种模式已经具备了推广的价值!“

正说着,老王头也过来了,脸上满是笑容。

“昊子,你的鸡下蛋了!“老王头高兴地说,“今天早上我去鸡舍看,发现了三个鸡蛋!“

“这么快?“郑昊有些意外,“才养了半个月啊。“

“有几只鸡发育得快,提前开产了。“老王头说,“这说明你的饲养方法好,鸡营养跟得上。“

郑昊赶紧跑到鸡舍查看。果然,在产蛋箱里放着三个还带着温度的鸡蛋。

“叽叽叽...“鸡群听到声音,纷纷围了过来,比刚买回来时明显长大了不少。

“看来我们真的能摆脱贫困了。“郑昊感慨道。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村民们纷纷来看热闹,对郑昊更加佩服。

“昊子真有本事!“

“才半个月就见效了。“

“这下咱村有新的致富路子了。“

李大壮书记也过来了,看到鸡蛋和茁壮的蔬菜,满脸兴奋。

“昊子,这个项目太成功了!“李书记说,“县里要是知道了,肯定要来参观学习。“

“李书记,现在还只是开始。“郑昊谦虚地说,“真正的效果要等鸡群稳定产蛋,蔬菜大量收获才能看出来。“

“那预计什么时候能达到预期效果?“

“再有一个月,鸡群就能稳定产蛋了。“郑昊说,“到时候每天30个蛋应该没问题。“

“那收入可观啊!“李书记算了算,“一个月就是近千个蛋,能卖50多块钱。“

正说着,知青点的几个人也来了。张国强、王家祥都很兴奋,连赵顺也跟着来了。

“昊子,你这个想法真的成功了!“张国强羡慕地说,“这下我们的学习笔记也算有了用处。“

“以后你们要多多帮忙了。“郑昊说,“等这批鸡稳定了,咱们可以扩大规模。“

“我也想参与。“王家祥说,“我们知青也想做些除了种地以外的事。“

赵顺在旁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了:“昊...我...我能不能也加入?“

“当然欢迎!“郑昊诧异的看了赵顺一眼,爽快地答应,“人多力量大,咱们一起干。“

赵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纠结,看到郑昊的项目成功,终于放下了面子。

“那我们怎么分工?“张国强问。

“这样吧,“郑昊想了想,“咱们成立一个合作组。知青点负责技术记录和数据统计,我负责技术指导,村里提供场地和劳力。“

“收益怎么分配?“李书记关心地问。

“按投入比例分配。“郑昊说,“投资、劳力、技术都算投入,等村民大会协商确定比例。“

“这个主意好!“李书记赞同道。

下午,李书记便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讨论合作的具体事宜。

他简单介绍了当下的发展情况,便将郑昊请了上来。

“目前的50只鸡只是试验,下一步我们要扩大到200只。“郑昊说,“还有猪,我们也要扩大饲养数量。“

“200只需要多大投资?“赵顺问。

“鸡苗大概需要160块钱,加上扩建鸡舍,总投资大概200块钱。“郑昊算了算,“如果成功,每月纯收入能达到100多块钱。“

“100多块钱!“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郑昊说,“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变化,所以要做好风险准备。“

“那技术方面呢?“张国强问,“我们怎么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