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轴心(下)(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意大利来说,陆军的用处其实不大,海空军则要重要的多。
意大利工业薄弱,本不具备一流列强的生产力基础,但凭借着强大的海军,意大利在很长时间里都拥有着超规格的国际地位。
如今意大利的海军依然给力,而空军则更是远远超出了原时空的发展。
1940年初,意大利空军拥有3900架飞机,比原时空的3200架多出了22%,也算是欧洲一霸。
而空军的作战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巴尔博的空军中只有800架侦察机和训练机,约为20%,而墨索里尼的空军却有1200架凑数的飞机,为37.5%。
在第二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和西班牙内战中,意大利的空军都表现的不错,许多飞行员甚至能与德国空军打的有来有回。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自然就是意大利的陆军了。
历史上的意大利陆军备受调侃,但其本身也有着诸多的难言之隐。
与意大利人天天面包红酒的刻板印象不同,其实意大利军队的餐食水平明显低于英法德苏等国,同样的,他们的装备也非常陈旧。
另外,墨光头不信任王国陆军和刚愎自用的态度也极大的挫伤了意大利军队的积极性。
而在本位面,巴尔博倒是不太看重那些形式,或者说,他压根没在乎意大利的陆军,意大利陆军的规模和待遇比墨索里尼时期还要差的多,毕竟墨索里尼看重面子,装备还是要给的。
1937年意埃战争结束时,意大利的陆军仅有45万人,包括11个步兵师和23个山地师,没有装甲师,总体的战斗力跟意大利警察差不多。
不过,巴尔博显然不像是墨光头那样手高眼低,他很清楚意大利陆军的脆弱,也完全不在意他们的脆弱。
一个国家的陆军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支真正强大的陆军的重建只需要十年,但其根本却必须要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干年的锤炼。
很不幸,意大利陆军就是这么一个彻头彻尾的软脚虾,城邦时代意大利就是纯菜鸟,当年法国一路打穿意大利,纯靠威尼斯发动金钱攻势和外交力量,从西班牙、德意志和神罗拉来佣兵才解了围,这也让意大利就此破败,而后的撒丁王国就更糟糕了,军队就只是国王的警察而已,完全没有战斗能力。
对于巴尔博来说,他并不指望意大利的陆军跟英法德这些国家硬碰硬,他只需要他们打的过那些非洲土著就行,最多再守一下防线。
不过,事实上显然还要糟糕许多,他们出了国甚至打不过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封建军队,只能欺负欺负部落时代的土著。
因此巴尔博在埃塞俄比亚战争后,就迅速的改变了计划,一方面对陆军进行了强化,一方面也加快了防线的建立。
由于巴尔博重整了意大利的军工业,统一了制式装备的生产标准,因此意大利陆军装备的补充速度要明显高于原时空。
防线方面,意大利人修了两条,一个是阿尔卑斯防线,这个是意大利的老传统了,从上个世纪开始就陆续有山间堡垒的建立,但一直到1930年代,巴尔博执政开始,这一计划才被完整提出来,自知陆军够菜的巴尔博很重视这条防线。
而另一条名为“佛罗伦萨防线”,这是沿着亚平宁山脉的中部防线,是巴尔博更清楚的认识到陆军有多菜后要求兴建的,也是意大利人最后的防线,再不成就得跑西西里岛上了,欺负欺负德法在地中海没海军。
意大利人本土防御倒是还将就,如果防线修起来,每条防线拖延个半年时间估计不成问题,这段时间也够英美反应了。
当然,前提是真的能建起来,水泥、钢筋、钢板等重要建筑材料和火炮等重武器的匮乏让防线漏洞百出。
意大利低的这项请求让英国人大为无语,明明是我来找你出兵帮忙,怎么还要我帮你看家?
但无语归无语,谈判的进度并没有落下,基于自身需求,巴尔博与丘吉尔的谈判进度很快,短短半个月时间,双方就确定了自己的条件,并达成了一致。
英国方面将苏丹、中法租借地以及地中海海权转交于意大利,协助其防守本土,并向其提供贷款、机械设备、航空发动机、精密零部件、建筑材料和粮食等;
意大利方面则将派出战舰和飞机前往英国协助其行动,保护大西洋航线和不列颠防空;
比利时殖民地可以暂时搁置,代进一步谈判后决定。
然而,尽管敲定了计划,但依然还有一些问题摆在双方面前。
对于英国来说,他们没功夫帮意大利人保护他们自己,因此丘吉尔选择说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说服他们放弃吉布提,并派出一些军队前往阿尔卑斯防线协助意大利。
作为回报,意大利会把俘虏的法国军舰交还给第三共和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