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东方直布罗陀覆灭记:王牌对王(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关丹战役之后,东线暂时停止,西线却并未停止。

历史上,西线日军骑着自行车一路猪突猛进,甚至冒险让一部分部队分散乘坐小艇迂回至战线后方,神出鬼没,把英军打得找不着北,因而进展神速。

而如今的国防军则是一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马来亚半岛河流众多,西线从北到南大大小小有二百多条河流,英军在撤退前爆破桥梁、埋设地雷,追击的国防军就得架设浮桥、排除地雷。

这时间就拖得比较长了,当然,比较长也是相对的,在世人眼中其进度依然可称神速,从1月19号开始进攻,2月1号已经推到了怡保,次日攻占怡保,每日推进15公里。

2月3日,英军在金原布置了一场阻击战,历史上日军靠迂回攻势化解了英军的反击,而第2军则是大炮和坦克开路,直接撕开了英军的防线。

而另一边,休整完毕的第4军也开始动了起来,雨季刚刚过去,天公作美,这段时间都没有雨,很适合行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马来亚半岛的国防军东西两线齐头并进,狼狈不堪的英印军往往是刚溃逃到一个地方,勉强重整旗鼓,马上就被尾随而来的国防军迅速击溃,如此周而复始。

面对缺乏反抗力量的英军,第4军可谓是势如破竹,在一天之内,第4军竟突破了整整73公里,限制他们的是人与机器的疲劳,这是一场急行军实验,在第二天军队就停了下来,修整了一天才重新上路。

尽管如此,也只用了四天时间,第4军就连续突击了170公里,从关丹直接奔到了新加坡的门户——丰盛港,虽然此地距离新加坡还有一百多公里,但沿途已经没有什么城市了,也缺乏可靠的防御工事。

对于战争的变化,莱昂内尔·邦德中将完全是束手无策,每天一睁眼就是各种坏消息:

东线,丰盛港是澳军第8师的原驻地,目前的守军主要是第8师余部,即澳军第25旅和马来亚志愿兵团,但当地城防设施比起关丹还是差了些,关丹都守不住,这里恐怕也是没戏。

西线,敌人的行进速度要慢的多,2月7号时,第2军主力尚在士林河以北,根据参谋部估计,对方至少还要15天时间才能到吉隆坡——这是在英军不抵抗的情况下。

2月8日,在丰盛港东修整一日后,第四军如期发动进攻,虽然搭桥物资在路上跟不上,但部队中的轻型坦克还是成功完成了浮渡,渡河击溃了对岸的澳军。

2月10日凌晨,比此前的战役持续的时间稍长一些,英军开始向南撤退,再一次上演你追我赶的场景。

在攻占丰盛港之后,空军再次对新加坡进行了“传单轰炸”。

2月11日上午八点,空军第125轻型轰炸机中队带着数十万张传单飞抵新加坡上空,背靠着朝阳,战机们并没有做额外的掩护,也不需要做什么掩护,这样的行动就是要光明正大的执行。

新加坡的四周都有监视站,不过,相比于本土,新加坡的监视站没有雷达塔,就只能用听音器了,几个大喇叭朝着天空,很快就发现了敌人。

地面上,在战斗如此急迫的时间里,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们自然是枕戈待旦,一听到警报声便冲向跑道。

地勤人员们已经为战斗机预热完毕,他们将手搭在螺旋桨上,猛然用力往下一扳,然后迅速后退几步,螺旋桨就呼呼呼的飞速旋转了起来。

稍后,几十架“水牛”战斗机和“角斗士”战斗机迅速起飞,由于预警时间不多,当前往拦截的英军战斗机编队爬升至三干米高度时,国防军机群都已经飞近到能够目视看见远处的机场跑道的距离了。

自知飞机不占优势,英军飞行员们便选择立即开火,为首的一架飞机率先开火,美制12.7mm航空机枪瞬间开始喷吐火焰,随着长机开火,僚机也随即开火,夹杂着曳光弹的子弹链迎面扫来。

看着开火的水牛战斗机,国防军飞行员们并未有什么惊慌,他们对于这些战机的评价不高,认为这种粗笨的飞机白瞎了这么好的发动机。

火红的弹链在面前扫过,位于编队左前方的11208号机立即侧身向下发起俯冲攻击,它的僚机11211号机也极有默契地做出相同操作。

11208号战斗机上,刘粹刚看着面前的英军战机,按下了机枪按钮,几道火链立即从机翼上的及枪口射出,自上而下,如同一道闪电般狠狠的劈在面前的战机上。

这就是这些英军飞行员的悲哀了,如果继续爬升,失去先手的他们在高空中也无法对国防军的战机形成优势,而如果在低空就开火,只要敌人俯冲而下,自己也会落入下风。

可以说,此时此刻,英军飞行员的心态与四四年后欧州上空的德军飞行员相似,面对野马,不是完全打不过,但希望实在是不大。

在下降高度之后,刘粹刚并没有重新拉起飞机,为了加强宣传效果,在开战前他们已经决定与英军飞行员进行狗斗,这固然限制了三六式战斗机的性能,但在观赏性上无疑更高。

战斗开始不过十五分钟,现场就已经一团糟了,在场的飞行员们基本以两机小组为单位进行战斗,有势均力敌的双方上下翻飞、缠斗;有浑身是血的飞行员从失控的战机中爬出来跳伞;还有人惊慌失措地驾机逃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