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不怕(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上午,专案组抵达。下午三点,当地卫健委主任被带走协助调查。傍晚,陈守仁由军方医疗直升机转运至广州南方医院。

临行前,老人紧紧抱住李言诚,老泪纵横:“我以为这辈子没人记得我了……可你还来了。”

“不是我来了。”李言诚轻声说,“是三百个人一起来了。”

归名行动持续展开。

一个月内,李言诚走访十二省二十三地,会见四十七位名单医生。每到一处,都有村民自发聚集,有人带来自制锦旗,有人跪地磕头,更多人只是默默站着,眼里含泪。

而在网络世界,“赤脚云”网络持续扩张。越来越多基层医生接入自建加密通信系统,共享处方、病例、药品来源信息。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出现了“流动药站”??由退役军医或退休护士组成的小队,骑摩托穿越山岭,为无医村送药义诊。

更令人震撼的是,全国已有超过五万名医学生签署《基层服务承诺书》,自愿毕业后赴偏远地区执业至少五年。教育部迫于舆论压力,宣布恢复“定向委培生”荣誉制度,并追授被清除医生“人民健康勋章”。

然而,风暴并未平息。

第六十八天,深圳传来消息:那位昏迷十年的病人??李修远的学生兼助手林知远,脑电波持续活跃,经专家会诊确认,已进入苏醒前兆期。

同一时间,青海湖底数据中心突发大火。官方通报称系电路老化引发,但现场照片显示,多台服务器被人用物理方式砸毁,墙上用血写着三个大字:

>**还我**

公安部迅速介入,顺藤摸瓜挖出一个潜伏多年的内部安保小组,成员均为曾受李修远救治的退伍军人。他们每月轮班潜入中心,只为确保老人每日状况被秘密录像并外传。

而在北京,“镜屋”残余势力发起最后一搏。

某主流媒体突然发布长篇报道,题为《“烛火神话”的背后:一场精心策划的舆情操控》。文章声称李言诚利用父亲被拘事件博取同情,煽动基层对抗中央,其所谓“名单”实为境外势力伪造,目的是否定我国医疗成就。

舆论瞬间分裂。

支持者怒斥媒体颠倒黑白;怀疑者则质问:“为何所有证据都来自匿名渠道?有没有第三方验证?”

关键时刻,周琳做出惊人之举。

她在央视新闻直播间露面,身穿便装,手持一枚录音笔,面对镜头一字一句地说:

“我是国家卫健委前舆情办主任周琳。我曾亲手执行对李言诚的封杀令。但现在,我站在这里,是为了忏悔,也是为了说出真相。”

随后,她播放了那段尘封十年的音频??李修远最后一次公开讲话的原始版本。

没有激昂口号,没有政治控诉。老人只是平静地说:

>“各位同行,今天我们讨论抗生素滥用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肺炎治疗中,三代头孢使用率高达87%,而真正需要的不足15%。这些药不仅贵,而且正在制造超级耐药菌。我知道很多医生不敢不用,因为不用,患者家属就说你‘不负责任’;用了,才能拿到绩效奖金。但我们是医生啊……我们不该是药厂的推销员,而是生命的守门人。哪怕只有一扇门还没关上,我也要站在那儿,直到倒下。”

全场寂静。

节目结束后十分钟,微博热搜前十全部沦陷:

#请让李修远回家#

#我不是药神是医者#

#我们欠这些医生一句对不起#

当晚九点,国务院发布公告:成立“医疗卫生清源专项工作组”,由李言诚担任首席顾问(名誉),全面彻查过去二十年重大医疗冤案。同时,李修远正式解除“医学观察”状态,由军方护送返京休养。

消息传出,保山卫生所门前再次排起长队。

不同的是,这次队伍中多了许多穿白大褂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三甲医院,主动申请下乡轮岗,只为见李言诚一面,亲耳听他说一句:“你还算个医生。”

李言诚依旧每日接诊,风雨无阻。

某个雨夜,他刚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抬头看见苏婉清站在屋檐下,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相册。

“我在整理黄九叔的老物件,找到了这个。”她翻开一页。

照片上,是三十年前的一场乡村医生培训会。背景斑驳,人群拥挤,但中间几位医生格外醒目:年轻的李修远站在讲台前,身旁是戴眼镜的黄九叔,后排角落里,竟还有一个扎辫子的少女??正是少年时期的周琳。

“原来她早就认识你们。”苏婉清喃喃。

李言诚凝视良久,忽然笑了:“命运从来不是偶然。她今天的选择,早在那天就埋下了种子。”

雨渐渐停了。

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晨雾缭绕山间,宛如仙境。

李言诚走出卫生所,深吸一口清冽空气。远处,一群孩子背着书包蹦跳而来,其中一个停下脚步,仰头问他:“李爷爷,我长大也能当医生吗?”

他蹲下身,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能。只要你记住一件事??治病,不是为了拿奖状,是为了不让一个人哭。”

孩子用力点头,跑远了。

苏婉清走来,握住他的手:“接下来去哪儿?”

“新疆。”他说,“伊犁霍城县,有一位叫古丽娜的维吾尔族女医,当年因揭露疫苗冷链断裂问题被驱逐出系统。她还在等。”

她笑了:“那我们就去。”

太阳升起,照亮群山。

在这片古老而坚韧的土地上,有些火种从未熄灭。

它们藏在药箱底层,躲在老人皱纹里,埋于孩童眼中。

只要有人愿意弯腰拾起,就能点燃整片黑夜。

而这条路,终究会越走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