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盛世长吟(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承乾在御帐中接见了各国领队,特别嘉奖了吐蕃队的表现——虽然最后一名,但坚持划完全程的毅力令人钦佩。

"明年...我们会赢。"年轻的吐蕃队长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引来满堂笑声。

"朕期待那一天。"李承乾郑重回应,"胜固欣然,败亦可喜。重要的是参与其中。"

这句充满智慧的话被随行史官记下,后来成为各国学子竞相抄录的格言。而在当时,它完美诠释了大唐包容开放的气度。

盛夏时节,晋阳公主及笄之礼在太极宫隆重举行。这位备受宠爱的小公主没有选择传统的闺秀之路,而是向皇兄请旨成立"惠民医塾",专门培养女医。

"孙爷爷说,许多妇孺之疾,男医不便诊治。"小公主认真地说,"儿臣想改变这种状况。"

李承乾欣然应允,更将太医署珍藏的《妇人方》赐予医塾作为教材。及笄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来自各国的贺礼——波斯的水晶镜、天竺的香药、新罗的参茸...甚至还有大食哈里发送来的眼科器械。

"看来朕的兕子名扬四海了。"李承乾打趣道。

小公主却指着那些礼物说:"儿臣要将它们全部用于医塾。皇兄说过,知识无界,医道无类。"

秋日的国子监迎来了一批特殊学子——三十名通过各州"边学"考核的少数民族子弟。他们中将产生第一批精通汉文化的土着官员,回到本族担任要职。

"陛下,吐蕃学子请求增设'蕃汉书塾'。"国子祭酒奏报,"他们想将《论语》等经典译成吐蕃文,带回国传授。"

"准。"李承乾眼前一亮,"再赐活字一套,助其印刷。"

这项决定引发连锁反应。新罗、日本等国纷纷请求类似待遇,译经院的工作量骤然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李承乾下诏在国子监增设"译学科",专门培养精通双语的翻译人才。

重阳佳节,李承乾在麟德殿设宴款待各国使节与留学生。宴席上的菜式融合了东西风味:胡饼配菊花酒,羊肉泡馍佐以波斯香料,甚至还有道创新的"糖醋鲈鱼",用的是南洋传来的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