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盛世长吟(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日的晨光洒在大慈恩寺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光晕。寺前的广场上,三百名身着各色服饰的孩童整齐列队,他们中有汉家儿郎,有吐蕃子弟,甚至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胡商后代。今日是"蒙学大典",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孩童将一同诵读新编的《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清脆的童声回荡在长安上空。李承乾站在观礼台上,看着那些稚嫩却认真的面孔,眼中泛起欣慰之色。最前排那个高声朗诵的吐蕃少年,正是去年归附的部落首领之子。

"陛下,新罗使者求见。"礼部尚书小声禀报,"说是为王子入学之事。"

李承乾微微颔首。自开放国子监招收外邦学子以来,各国王公贵族争相送子弟入唐学习。新罗王子已是今年第三位请求入学的王室成员了。

"准。与倭国王子同舍,也好互相砥砺。"

典礼结束后,李承乾顺道视察了新落成的"万国学馆"。这座位于务本坊的宏伟建筑,可同时容纳千名学子就读。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间"译经堂",里面悬挂着数十种文字的《论语》摘句,来自各国的学者正在合作编写多语言对照的启蒙教材。

"陛下,这是新编的《番汉千字文》。"学馆祭酒献上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册,"左页汉文,右页波斯文,接下来还要加吐蕃文、新罗文..."

李承乾翻阅着这本特殊的教材,突然在一页停下:"这句'爱众亲仁'的翻译不够准确。"他指着波斯文部分,"仁者,非仅仁慈,更有'人之相与'之意。"

一位波斯学者闻言,惊讶地抬头:"陛下竟通晓波斯语精微之处?"

"略知一二。"李承乾笑道,"文化交流,首在精准。传旨,设'译林院',专司重要典籍的多语言互译。"

离开学馆,皇帝的仪仗经过西市。如今的西市比三年前扩大了一倍,胡商铺面与唐商货栈比邻而居。最热闹的要数新开的"万货楼",里面陈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李承乾特意进去转了转,在二楼看到一群日本遣唐使正围着件越窑青瓷啧啧称奇。

"陛下..."市监刚要喝斥众人接驾,却被李承乾抬手制止。

皇帝饶有兴趣地听着那些遣唐使用生硬的汉语与掌柜讨价还价。当一位使者掏出本《汉和辞典》查阅"釉色"一词时,李承乾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贵客若喜欢这秘色瓷,朕可赠你一套。"他用标准的京都腔日语说道,惊得几位使者扑通跪地。

消息传开,各国使节争相打探皇帝究竟通晓多少语言。鸿胪寺的官员笑而不答,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位天子似乎有种天赋,能在极短时间内掌握任何语言的基本交流。

五月端午,曲江池畔的"万国龙舟赛"如期举行。今年参赛队伍增至十二支,除传统的唐、新罗、日本队外,新增了吐蕃、回纥甚至大食的队伍。岸边的喝彩声此起彼伏,不同语言的助威声混成一片奇特的和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