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真相大白 第一节:圣驾亲临(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细沙,在潼关的城墙上肆虐。城楼上的唐军将士裹紧披风,手持长枪,警惕地注视着远方。连日来的对峙,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突然,远方的地平线上腾起一片黄尘,隐隐传来金锣开道之声。一名眼尖的斥候揉了揉眼睛,仔细辨认后,脸色骤变:“报——!有大队人马朝潼关而来,看旌旗,似是陛下的仪仗!”

此言一出,整个城楼瞬间炸开了锅。“陛下怎么会来这里?”“难道是要亲自督战?”将士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苏定方握紧了腰间的鎏金战斧,望着那片越来越近的黄尘,眉头紧锁。陈玄策则站在一旁,双鱼玉符在怀中微微发烫,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涌上心头。

随着金锣声越来越近,三十六面龙纹旌旗率先映入眼帘,在风中猎猎作响。紧接着,一顶由八匹白马拉着的鎏金鸾驾缓缓出现,鸾驾四周,金甲侍卫手持长戟,威风凛凛。鸾驾后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马车上满载着箱笼,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重的吱呀声。

“陛下驾到——!”高亢的宣喝声如惊雷般炸响,惊飞了城头的寒鸦。苏定方与陈玄策对视一眼,急忙率领两军将士齐刷刷跪地。寒风中,李世民身着赭黄袍,腰间玄铁剑泛着冷光,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下鸾驾。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眼前的将士,每一个对视的士兵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威压,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都起来吧。”李世民的声音沉稳而威严,却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众人起身,却依然不敢抬头。陈玄策偷眼望去,只见陛下两鬓似乎又添了几缕白发,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些,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苏定方,”李世民走到老将面前,“潼关守得如何?”苏定方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回陛下,末将日夜严守,未曾有失!”李世民微微点头,又转身看向陈玄策。四目相对的瞬间,陈玄策仿佛从陛下的眼中看到了许多复杂的情绪,有信任,有愧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玄策,”李世民轻声唤道,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抚过陈玄策染血的玄甲,“这些日子,你受苦了。”这句话说得极轻,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苏定方惊讶地看向陈玄策,又看看陛下,眼中满是疑惑。而陈玄策,则彻底愣住了,陛下这突如其来的关怀,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就在这时,李世民转身面对众人,朗声道:“今日朕亲临潼关,不为别的,只为一件事——还陈玄策一个清白!”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将士们纷纷抬起头,震惊地看着陛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蒋师仁更是忍不住惊呼出声:“陛下,您这话是何意?”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命人将马车上的箱笼逐一打开。众人定睛一看,里面竟全是弹劾陈玄策的奏章,密密麻麻,堆得像小山一样。“这些奏章,你们都看看吧。”李世民的声音突然变得冰冷,“上面写满了陈玄策的‘罪状’,叛国、谋反,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他随手拿起一卷奏章,展开后,朱批“叛国逆臣”四字刺目惊心:“可朕问你们,陈玄策为大唐出生入死,平定西域,战功赫赫,这样的人,怎会谋反?”说到此处,李世民的声音微微颤抖,“朕之所以放任这些奏章流传,甚至默许部分‘证据’流入朝堂,就是为了引出背后的奸党!”

潼关的寒风呼啸而过,却掩盖不住众人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陈玄策望着陛下,心中百感交集。原来这一切,都是陛下设下的局。那些在长安蒙冤的日子,那些在潼关对峙的煎熬,此刻都有了答案。但他也明白,陛下此举,承担了多大的风险。

“陛下圣明!”苏定方率先反应过来,跪地高呼。紧接着,十万将士齐声呐喊:“陛下圣明!”声音震天动地,响彻云霄,惊得远处的渭水都泛起了层层涟漪。而陈玄策,早已热泪盈眶,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陛下如此信任臣,臣万死不辞!”

李世民上前,亲手将陈玄策扶起,眼中满是欣慰:“玄策,朕的大将军,起来吧。从今往后,再不会有人冤枉你。”这一刻,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潼关的城墙上,也洒在这对君臣身上,仿佛预示着一切阴霾都将散去,光明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