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历史人物,模糊的阶级立场,垃圾的文学创作(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鹅城的百姓当时过得好不好?
三、张麻子来鹅城办的什么事情?
四、黄老爷是怎么被打败的?
五、张麻子最后回归到哪个群体?
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和所属阶级只能有一种,一个人不可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就好比,一个人天天喊着高举“为民”的大旗,当然他本身也确实做了几件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但是你定睛一看,他的腿在跪着向皇帝磕头。你说他是忠于皇帝,还是忠于人民?在皇帝和人民冲突时,他会站在谁的一边?
这也是当前许多艺术作品创作者,尤其是历史作品的作者存在的问题。在对人物塑造时,常常模糊他的阶级从属,甚至是有两种阶级属性,这完全就是对读者的一种误导。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反驳,说难道我就不能为百姓好和忠于皇帝共存吗?
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阶级立场是可以转变,但是不可能共存两种阶级意识,阶级本身也不会允许你存在另外一种。
最简单的就是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逆袭,实现阶级的大跨越,当然朱元璋本身也做了一些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但是,当成为皇帝的朱元璋,还能以百姓的身份去看待他吗。在百姓犯法和皇子犯法都需要处死的时候,作为乞丐的朱元璋会同情谁,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又会袒护谁。大家自行思考。
其实,很多的一些小说,尤其是架空历史的小说,无论男频,还是女频,一般都会有以下这种情节。
男主或者女主,可能是大将军,可能是女将军,也可能是乞丐,生逢乱世,皇帝昏庸无道,百姓苦不堪言,主角备受煎熬。为了能够还世界一太平,打着“奉天为民”的旗号,开始过五关斩六将。
这个时期,为了衬托主角的大义,会有宽慰百姓,号召百姓的情节。可从始至终,主角与百姓的身份从来没有对等过,尤其在女频中,女主往往是一种上位者的姿态,呈现出对弱者的怜悯和同情,慕强的心态没有变化。而且主角会很享受这种居上临下的氛围。
在经过主角战力和智谋的运筹帷幄下,最终把皇帝赶下马。然后主角一屁股坐在皇位上,成为新的统治者。要是运气好,主角开始新一轮的新政,实现了政通人和,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