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何承天《达性论》(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1. 逻辑严谨:文章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谈起,逐步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道德仁道以及生死观,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先强调人的独特性,为后续对人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做铺垫;接着阐述人与自然相处原则,引出仁道的重要性;最后以豁达生死观收束,逻辑连贯,论证有力。
2. 用典丰富:多处运用典故,如 “行苇作歌,宵鱼垂化”“殷后改祝,孔钓不网” 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还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体现作者深厚文学素养,让读者更易理解其倡导的仁道等思想。
3. 语言质朴:语言简洁质朴,不追求华丽辞藻,却能清晰表达深刻思想。如 “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短短数语,精准概括天地人相互依存关系。质朴文风使文章通俗易懂,利于广泛传播其蕴含的哲学理念。
三、历史价值与影响
1. 丰富哲学思想宝库:《达性论》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生死的理性态度等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增添新内容,对后世生态哲学、生命哲学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其强调人的道德责任和在宇宙中的积极作用,丰富儒家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论述。
2. 社会伦理的引导:文中倡导的仁道、对生命尊重等观念,对社会伦理道德建设有积极引导意义。有助于营造关爱生命、遵循自然规律、注重道德修养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解析:
1. 夫两仪既位,帝王参之,宇中莫尊焉
- 解析:“两仪”指天地,开篇表明天地形成后,帝王参与其间,在宇宙之中,没有比这更尊贵的了。此句奠定了人在宇宙中具有崇高地位的基调,将天地人(以帝王为代表)并提,强调三才的重要性与尊贵性。
2. 天以阴阳分,地以刚柔用,人以仁义立
- 解析:阐述天凭借阴阳的区分运行变化,地依靠刚柔的特性发挥作用,而人则是依靠仁义在世间立足。通过对天地人特性的分别描述,突出人以仁义为立身之本,体现了人在本质属性上与天地的不同,也暗示了仁义对于人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