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何承天《达性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达性论
何承天
夫两仪既位,帝王参之,宇中莫尊焉。天以阴阳分,地以刚柔用,人以仁义立。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三才同体,相须而成者也。故能禀气清和、神明特达。情综古今,智周万物。妙思穷幽赜,制作侔造化。归仁与能,是为君长。
抚养黎元,助天宣德。日月淑清,四灵来格;祥风协律,玉烛扬晖。九谷刍豢,陆产水育;酸咸百品,备其膳羞。栋宇舟车,销金合土;丝纻玄黄,供其器服。文以礼度,娱以八音。庀物殖生,罔不备设。夫民用俭则易足,易足则力有余,力有余则志情泰,乐治之心于是生焉。事简则不扰,不扰则神明灵,神明灵则谋虑审,济治之务于是成焉。故天地以俭素训民,乾巛以易简示人,所以训示殷懃若此之笃也。安得与夫飞沈蠉蠕并为众生哉!
若夫众生者,取之有时用之有道。行火俟风暴,畋渔候豺獭,所以顺天时也。大夫不麛卵,庶人不数罟。行苇作歌,宵鱼垂化,所以爱人用也。庖厨不迩,五犯是翼。殷后改祝,孔钓不网,所以明仁道也。至于生必有死,形弊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奚有于更受形哉?诗云:“恺悌君子,求福不回。”言弘道之在已也。三后在天,言精灵之升遐也。若乃内怀嗜欲,外惮拳教。虑深方生,施而望报。在昔先师,未之或言。余固不敏,罔知请事焉矣。
……
赏析:
《达性论》为何承天所着,旨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与责任,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一、核心观点与思想内涵
1. 人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开篇点明 “夫两仪既位,帝王参之,宇中莫尊焉”,强调天地人三才中,人地位尊崇。人以仁义立身,非天地不能生存,而天地无人则无灵动。人禀气清和、神明特达,能情综古今、智周万物,在宇宙中扮演关键角色,此观点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独特价值。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中提到对万物 “取之有时用之有道”,如 “行火俟风暴,畋渔候豺獭”,体现顺应天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同时,倡导 “大夫不麛卵,庶人不数罟” 等,强调对生命的尊重,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
3. 道德与仁道的彰显:通过 “庖厨不迩,五犯是翼。殷后改祝,孔钓不网” 等典故,阐述明仁道的重要性。人不仅要满足自身需求,更要遵循道德准则,以仁道对待万物,反映了作者对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的重视。
4. 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至于生必有死,形弊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奚有于更受形哉?” 表达出对生死的自然看法,认为生死如四季更替般自然,否定灵魂转世等观念,体现出一种理性、豁达的生死观。
二、艺术特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