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左思《咏史诗?其一》(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艺术特色
1. 直抒胸臆:诗人毫无保留地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爱国情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使诗歌情感强烈,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如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将其壮志豪情直接展现出来。
2. 用典巧妙:多处运用典故,如以贾谊《过秦论》、司马相如《子虚赋》表明文学追求;借《司马穰苴兵法》暗示自己有军事才能。这些典故的运用,使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蕴含丰富内容,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文化底蕴。
3. 形象丰满:塑造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文人形象。既有文人的才华横溢,又有武将的壮志豪情,同时还具备淡泊名利的隐士情怀,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时代意义
西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寒门子弟仕途艰难。左思此诗以自身理想的表达,反映出当时众多寒门才俊的心声。一方面展现了他们渴望凭借才能建功立业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门阀制度压制下,他们壮志难酬的无奈。此诗为研究西晋时期的社会阶层矛盾与文人心态提供了重要的文学素材。
……
解析:
1.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字词解析: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弄柔翰”意思是写作,“柔翰”指代毛笔。“卓荦”意为超绝出众。
- 诗句解析:此句表明诗人在青春年少之时,就擅长写作,并且有着卓越的见识,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开篇便突出诗人的早慧与博学,为后文展现其远大抱负埋下伏笔,同时暗示了他凭借才学踏入仕途的潜在期望。
2.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 字词解析: “准”有以……为标准之意;“拟”即模拟、效仿。《过秦》指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名作;《子虚》指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是汉大赋的经典之作。
- 诗句解析:诗人表明自己撰写政论以贾谊的《过秦论》为标准,创作辞赋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为典范。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高标准追求,也展示了他对自身才华的高度自信,期望在文学领域达到与先贤比肩的成就,进而凭借文学声名获得社会认可。
3.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 字词解析: “鸣镝”是古代一种射出时带响声的箭,这里代指战争。“羽檄”为古代军事文书,上插鸟羽,表示情况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 诗句解析:描绘出边境地区正遭受敌人侵扰,战事吃紧,报警的文书如飞般传到京都的紧张场景。这两句诗陡然转折,从对自身才学的描述转向对国家面临危机的叙述,为下文诗人表达报国之志做铺垫,渲染出一种紧迫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