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蚕不眠,丝未断(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承砚的拇指在那行字上又碾过一遍,蓝布封皮被磨得发暖。

雨丝顺着窗棂渗进来,打湿他手背的薄茧,却熄不灭眼底翻涌的热意——这行歪扭的字迹里藏着茧房里的倔强,像极了三年前他在闸北夜校教孩子们写数字时,阿庚总把"3"写成小钩子的模样。

"青鸟!"他突然扬声,钢笔帽在案几上磕出脆响。

后堂门帘掀起的刹那,穿青布短打的男人已立在跟前。

青鸟的靴底沾着星点泥渍,显然刚从码头回来——那是他替顾承砚盯梢日商货轮的必经之路。"顾先生。"他垂眸看了眼被雨水洇开的笔记本,喉结动了动,"要查笔迹?"

"春蚕组少年笔迹库。"顾承砚将本子推过去,指节叩在"蚕不眠"三个字上,"重点比对阿庚。"

青鸟的手指在纸页上扫过,忽然顿住。

他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抖开是叠泛黄的信笺——都是这半年来"春蚕组"成员用密语写的汇报,边角还留着被茶水浸过的褐痕。

当阿庚那封"虹口电讯站每日酉时换岗"的密报摊开时,顾承砚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雨声:信末的"庚"字,小钩子的弧度与笔记本上的"丝"字尾笔分毫不差。

"是阿庚。"青鸟的声音发紧,指甲几乎要掐进信笺里,"三天前闸北巡捕房说他被流弹击中,尸体送进了同仁医院停尸房......"

"停尸房?"顾承砚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破局的锐响,"山本那老狐狸总爱把活口说成死讯。

阿庚要是真死了,怎么会在修女的本子上写字?"他抓起放大镜又看了眼墨迹,"这炭笔灰里混着米浆——昆山那带的老妇拦路送米,米袋口沾的灰!"

苏若雪的指尖轻轻抚过笔记本空白处的压痕:"修女说她们上车前检查过本子,说明阿庚是在车队过昆山时接近的。"她抬眼时,眼尾的泪痣被烛火映得发亮,"那地方有座天主教堂,每月初一施粥。

车队停了半刻钟,足够他混在老妇里,用藏在指甲缝的炭笔速书。"

顾承砚的指节抵着下巴,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火的刀锋:"他写'蚕不眠,因丝未断',不是求救。"他抽出张宣纸,用狼毫在上面画了只蜷曲的蚕,"春蚕结茧前会啃光最后一片桑叶,这是告诉我们——他们还在吐丝,还在织网。"

苏若雪突然握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袖扣传来:"启动'回音计划'。"她从账房的檀木匣里取出本《圣玛利亚女中校友录》,翻到夹着月桂叶的那页,"以教会名义办慈善义卖,拍卖'殉难义士遗物'。"她的手指划过校友录上的烫金名字,"拍卖目录里夹摩斯密码,告诉阿庚他们'火种已传,静待指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