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银梭入书,暗线反牵(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光从雕花窗棂漏进来,在苏若雪手背镀了层淡金。
她垂眸望着掌心里的银梭密书,书脊上那道梭形纹路还带着昨夜熔铜时的余温,指腹擦过"顾"字刻痕,像在抚过某个隐秘的心跳。
"它是在守护,还是在......指引?"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丝绸上的雨,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昨夜那只银蚕从《说岳全传》里爬出来的画面,此刻还在她脑海里闪回。
六足轻颤的模样,像极了幼时在苏州老家见过的蚕宝宝,可那是雪缎般的白,这只却泛着水银似的冷光,倒像是用顾承砚熔掉的窥镜铜水铸的。
顾承砚立在窗前,晨雾未散的弄堂里飘来豆浆摊的香气,他却像闻不见。
听见问话,指尖在窗台上叩了叩,转过脸时眼底有锐光:"蚕不言,但心有所向。"他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角,指腹蹭过她耳后那粒淡痣——那是他们定情时他记住的,"我们送出去的不是一本书,是一根线。"
苏若雪抬眼,看见他喉结动了动,声音沉得像压着块老玉:"牵向南京、杭州的线,也是反过来缠住山本咽喉的线。"
窗外突然传来门环轻响。
青鸟掀开门帘的动作极轻,青布短打沾着晨露,发梢还滴着水——这是他夜探虹口后特有的痕迹。
他单膝点地,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摊开是半张被茶水洇过的日文电报:"码头宪兵增了三倍,岗哨从五号仓库挪到了三号。
山本今早六点召集'文化清查署',密会内容用了新密码本。"
顾承砚接过电报,指节在"文化清查署"五个字上重重一按:"他们怕的不是书,是书里藏着的'真话'能传出去。"他忽然笑了,那笑像刀锋擦过鞘口,"可他们更怕——有人能在他们眼皮底下,把假话变成'真情报'。"
苏若雪听懂了。
她解下腕上的翡翠镯子,搁在案头当镇纸,转身去取账册时裙角扫过炭盆,带起几点火星。"抚孤专户"的红木匣子在书橱第三层,她记得清楚——上个月替圣玛利亚女中孤儿捐冬衣时,山本的人派了个账房先生来"查账",那男人翻账册时指甲缝里有烟草味,看"恤金"条目时瞳孔缩了缩。
"重开专户,把三笔汇款标成'密书护送酬金'。"顾承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故意留在书房半日,让'画后之眼'的残余记忆捕捉。"
苏若雪取来狼毫,砚台里的墨汁还带着昨夜研磨的凉。
她提笔时手腕微顿——"画后之眼"是三个月前破获的日方情报网,为首的画师能将所见所闻绘进屏风,再由细作拓印成图。
虽已伏法,但顾家书房那幅《松鹤图》里,还留着半片未被发现的绢底。
账册翻到七月页,她蘸了蘸墨,笔尖在"抚孤"二字旁轻轻一挑,改成"密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