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章宫司农寺,卫子夫对着《全国市易账》皱眉,指关节敲着账册封面。账册用锦纸装订,各地报来的锦币流通量差得远:庐江郡用锦币换稻种,账页写得密密麻麻;蜀郡却还在以物易物,账上画着麻布换盐的图,像幅老画。

“这蜀郡咋就不认锦币?”她指尖点着蜀郡那页,“上次派去的人说,他们嫌锦币软,不如五铢钱实在。”

陈阿娇捧着个锦盒进来,打开盒盖,里面的“锦账夹”镶着骨制算珠,珠串在夹页间滑溜溜的。“哀家让尚方署做了记账工具,”她拿起账夹翻了翻,夹页像织锦一样能折能展,“账页可翻折,算珠能直接打数,比你这摊开一大摞的竹简快。”

刘妧接过账夹试了试,算珠在锦纸夹页间“哒哒”滑动,核起数来果然快了一半。“让孙五给蜀郡送些去,”她把账夹合上,“再带十车锦币,让他们亲眼看看——软的未必不如硬的。”

西市“锦币兑换铺”前,老钱正举着剪刀剪锦币,币角被剪得歪歪扭扭。

兑换铺掌柜赶紧扑过来,手按在剪刀上:“老钱师傅!锦币破了可拿到少府换整,剪了多可惜!”他从柜里掏出陈阿娇设计的“锦币修补章程”,章程用锦纸写着,字边描着金线,“你看,破币黏合需用蜜蜡,接缝处盖‘少府印’,跟新的一样用。”

老钱缩回手,剪刀“当啷”掉在地上:“我以为破了就废了呢,上次换米时被人撕了个角,心疼好几天。”

阿罗憾这时掀帘进来,币袋“哗啦”放在柜上,袋里的锦币用汉越双语标着面值。“换五铢钱,”他指着币袋,“十两锦币,换钱千文。”

掌柜拿出“锦币秤”,秤杆上的锦线刻度在阳光下亮闪闪:“您看刻度,十两不多不少,这就给您取钱。”

芍陂的“汉越互市节”,幡旗插得像片小树林。孙五带着牙行弟子穿梭其间,手里举着锦纸写的“商品价目表”,表上汉货标锦币,越货标竹筹,字是用蜡墨写的,不怕潮。

“赵老实的织梭专利,”孙五指着表上的大字,“西域价三百锦币,越地价二百五十车竹篾,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阿月的织坊摊前围满了人,她新织的“市易纹”锦帕上绣着汉越交易图:汉女递锦币,越人捧竹器,针脚细得能数清。“每帕三张锦币,”阿月举着帕子笑,帕角在风里飘,“买两块送个越人小绳结,辟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