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夜读诗经之二五九《崧高》(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章

勤勉的申伯,王命他继承先祖功业。

在谢邑建城邑,成为南国的榜样。

王命召伯去,为申伯选定宅邸。

登上南邦之位,世代执掌功勋。

第三章

王命申伯:“你要治理南邦!

依靠谢地百姓,修建你的城郭。”

王命召伯去,为申伯划定田界。

王命傅御官,迁徙申伯的家臣。

第四章

申伯的功业,全靠召伯经营。

新城开始营建,宗庙随之落成。

宗庙庄严宏伟,王赐申伯厚礼:

四匹雄马奔腾,马具光泽鲜明。

第五章

王送申伯赴任,赐他大车骏马。

“你住的地方,莫如南方最佳。

赐你大圭为宝,前往吧,王舅!

去镇守南方国土。”

第六章

申伯终于启程,王在郿邑设宴饯行。

申伯南归,最终抵达谢邑。

王命召伯去,为申伯划定疆界。

储备粮食充足,让他速速成行。

第七章

申伯威武雄壮,进入谢邑城。

随从车马喧阗,周人全都欢欣:

“国家有了良才!”

显赫的申伯,是王的长舅,

文武双全堪为楷模。

第八章

申伯德行美,温和仁惠又正直。

治理万邦有功,声名传于四方。

吉甫作此颂歌,诗章宏大精深,

风格优雅美好,赠给申伯留念。

背景与主旨

此诗出自《诗经·大雅》,是周宣王大臣尹吉甫为赞颂申伯(周宣王舅父)受封于谢(今河南南阳)、营建新都而作。全诗通过铺陈申伯的功业与周王的恩宠,彰显西周王室对诸侯的分封制度,以及申伯作为“周之翰”的栋梁作用,兼具政治颂美与历史记录价值。

第一联: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内容理解

诗篇开篇,诗人以磅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巍峨耸立的高山,那是天下四岳之首,山势高峻,直插云霄,仿佛与天际相连,尽显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在这神圣而庄严的氛围中,诗人笔锋一转,引入神话色彩,言道正是这高山降下神灵,诞生了甫侯和申伯。甫侯与申伯自降临世间,便身负重任,他们成为了周朝的坚实栋梁。在那个时代,四方的邦国皆仰赖他们的庇护,他们如同坚固的藩篱,扞卫着周朝的疆土;又似传播政令的使者,将周朝的恩泽与威严宣扬四方,使得周朝的影响力远播至天下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