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夜读诗经之二一六《鸳鸯》(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鸳鸯依偎在小丘,左翼收拢相依守。君子长寿万年福,永享福禄天庇佑。

第三章

车马停放在马棚,铡草加料细心供。君子长寿万年福,福禄绵延永无穷。

第四章

车马停放在马棚,加料铡草勤侍奉。君子长寿万年福,福禄安康常伴同。

赏析

? 主题:通过鸳鸯比翼、车马养护等意象,祝福君子(贵族)福寿绵长、福禄永继,体现西周时期的礼仪文化与祈福传统。

? 手法:以物起兴(鸳鸯、车马),重章叠句,节奏明快,情感真挚。

《鸳鸯》作为《诗经·小雅·甫田之什》中的经典诗篇,虽仅有四章,每章四句,却凭借简洁而精妙的笔触,构建起一个充满象征与祝福的诗意世界。它以灵动的鸳鸯和矫健的马匹为意象,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传递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

一、诗歌内容与结构

(一)第一章:鸳鸯双飞,福佑君子

诗歌开篇,“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眼前展开:鸳鸯成双成对,在广袤的天空中自在翱翔,然而,却有罗网悄然张开,试图捕捉这对恩爱的鸟儿。尽管面临危险,鸳鸯依旧形影不离,不离不弃。诗人以鸳鸯起兴,鸳鸯的成双作对象征着和谐与美好,即便遭遇困境也坚守彼此,恰似君子高尚的德行。随后“君子万年,福禄宜之”,直抒胸臆,将对君子的美好祝愿和盘托出,祈愿君子长寿安康,福运与禄运双双降临,一生顺遂。

(二)第二章:鸳鸯栖息,遐福绵延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画面转换,鸳鸯飞累后停歇在鱼梁之上,将喙轻轻插在左翼之下,神态安详宁静,尽显和谐之态。这一画面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鸳鸯的悠然自得,更营造出一种温馨平和的氛围。诗人借此进一步抒发对君子的祝愿,“君子万年,宜其遐福”,期望君子能够长久地享受这份悠长的福气,岁月安稳,福寿无疆,延续了第一章对君子祝福的主题,并在情感上更加深沉、殷切。

(三)第三章:良马在厩,福禄滋养

诗歌后半部分视角一转,“乘马在厩,摧之秣之”,镜头聚焦于马厩之中,健壮的马匹被精心照料,主人细心地为它们铡草、喂食。马在古代社会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象征着实力与富足。此处以马起兴,暗示君子德行高尚,生活富足安稳,一切都被安排得恰到好处。“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再次表达对君子的美好期许,愿君子的福禄如同精心饲养的马匹一般,茁壮成长,绵延不绝,得到充分的滋养与护佑 。

(四)第四章:悉心养马,福禄永保

最后一章,“乘马在厩,秣之摧之”,重复马厩场景,强化了对马的精心照料这一细节,着重体现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呵护。“君子万年,福禄绥之”,诗人将祝愿再次升华,殷切期望君子的福禄能够永远安稳,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能保持这份安宁与幸福,为整首诗画上一个圆满而深情的句号,让祝福的情感久久回荡。

二、艺术特色

(一)起兴手法

前两章以鸳鸯起兴,鸳鸯的恩爱形象与君子的德行、福气相互映衬;后两章以马起兴,马的健壮与君子的富足生活相呼应。这种起兴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类的美好品质、生活追求紧密相连,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委婉含蓄,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自然美感。

(二)象征意义

鸳鸯作为传统的“匹鸟”,向来是夫妻和睦、爱情忠贞的象征,在诗中寄托着对美好情感关系的向往。马则象征着君子的德行与生活富足,代表着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满足。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让读者在欣赏诗歌时,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