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夜读诗经之一九九《何人斯》(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6. 遑脂尔车:遑暇给车涂油,形容匆忙准备。

7. 盱(xū):忧虑。

8. 否(pǐ):恶,指小人居心。

9. 伯氏、仲氏:兄弟。

10. 埙(xūn)、篪(chí):古代乐器,埙陶制,篪竹制,常合奏喻和谐。

11. 如贯:如绳穿物,喻紧密相连。

12. 三物:指猪、狗、鸡,用于盟誓诅咒。

13. 蜮(yù):传说中含沙射影的水怪。

14. 有腼(miǎn)面目:厚颜无耻的样子。

15. 视人罔极:待人不真诚,反复无常。

生僻字注音

? 蜮:yù

? 盱:xū

? 否:pǐ(此处不读fǒu)

? 埙:xūn

? 篪:chí

? 腼:miǎn

解析

全诗以连续质问贯穿,如剥茧抽丝般揭露小人的虚伪本质。首章疑其勾结暴徒,次章斥其忘恩负义,中章以“飘风”喻其行踪诡谲,末章以兄弟旧情对比当下背叛,最终以三物盟誓诅咒其恶行。诗中“为鬼为蜮”的痛骂与“视人罔极”的控诉,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对背信者的切齿之恨。其反复咏叹的句式、生动的比喻(如乐器和谐喻昔日情谊),使批判之情如潮奔涌,极具艺术感染力,堪称《诗经》中“以诗斥恶”的典范。

《诗经·小雅·何人斯》宛如一首饱含着浓烈怨愤的悲歌,在岁月的长河中回荡着诗人对背叛者的声声控诉。全诗自始至终贯穿着质问与指责,将诗人内心的愤懑、失望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逐联走进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内心深处那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世界。

第一联:初起质问,愤懑开篇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诗歌伊始,诗人便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那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啊?他的内心实在是太过阴险狡诈。这一质问,犹如一记重锤,打破了平静,瞬间将读者带入到诗人所面临的复杂情境之中,让人不禁对那个神秘的 “彼” 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警惕。

“胡逝我梁,不入我门?” 诗人继续追问,为什么你经过我的鱼梁,却不进入我的家门呢?这一行为实在是令人费解,仿佛那人在刻意躲避着什么,又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种行为上的诡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疑惑与不满。

“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诗人愤怒地指责,你到底是追随谁呢?原来是追随那暴虐之人。在这里,诗人直接点明了对方的背叛行径,他不再是那个曾经熟悉的人,而是选择与暴虐者为伍,成为了伤害诗人的帮凶。这一指责,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让背叛者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