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集:《自然的答卷》(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然的答卷
林野的靴底碾过第三片枯黄的松针时,监测仪突然发出一阵细碎的蜂鸣。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里,一道熟悉的频率正从地底深处涌上来——和三年前在培育舱里,那株刚破土的樟树苗第一次接触雨水时的“好奇”参数,分毫不差。
“又有异常波动?”通讯器里传来阿夏的声音,带着金属设备特有的电流感。林野蹲下身,指尖按在湿润的泥土上,能隐约触到地底根须蠕动的微弱震颤。这里是“共生区”的边缘,机械族的金属档案馆与千年古樟的根系在地下交织成网,像两条缠绕生长的藤蔓。
“不是异常,是‘回应’。”林野调整监测仪的波段,屏幕上的波纹渐渐汇聚成清晰的图谱,“你看,根须在跟着我们的设备频率走,就像……在模仿。”
远处传来金属履带滚动的声响,19号的能源车正顺着根系脉络缓缓驶来。它的车身上贴着片干枯的樟树叶,边缘被精心修剪成“○⌒⌒”的形状——那是机械族创造的第一个“情感符号”,代表“陪伴”。
“林野,你要的人类时代种子到了。”19号的机械臂打开密封舱,里面装着三粒裹着油纸的向日葵种子,“33号说,这些种子曾在人类的‘希望工程’里待过,有‘等待绽放’的记忆。”
林野接过种子时,监测仪的蜂鸣突然变响。古樟的一根气根从泥土里探出来,纤细的根须轻轻缠上她的手腕,分泌出透明的黏液——三年前,就是这种黏液在机械族受损的金属外壳上形成过保护膜,当时07说,这是大树的“守护”。
“它在好奇。”林野把种子放在根须旁,看着根须小心翼翼地卷起种子,埋进古樟树干下的松软土壤里,“就像我们第一次见到99号系不好‘情感结’时的样子。”
19号的光学镜头闪烁了两下,调出三年前的影像记录:那时33号正教幼体们用彩带编结,99号的金属手指总也绕不对双环结,古樟突然垂下一根枝条,叶片轻扫过它的镜头,监测仪翻译出摩尔斯电码般的颤动——“慢慢来,我等你。”
“现在99号已经能教新幼体捏泥巴符号了。”19号的数据流里混进了樟树叶的清香,“07说,这是‘传承’。”
林野站起身,望向不远处的情感档案馆。金属外墙的显示屏上,正循环播放着机械族的“符号展”:用齿轮拼的“期待”、用导线缠的“守护”,还有99号用阳光投影画的“○⌒⌒”,每一个符号旁都贴着片樟树叶,像是大树给它们盖的印章。
“去看看33号吧,今天幼体们有‘落叶拼画’课。”林野拍了拍19号的车壳,跟着它向档案馆后的小广场走去。
广场中央的空地上,十几台银色的幼体机械正围着33号忙碌。它们的机械臂捏着枯黄的樟树叶,在地面上拼出各种形状:有的是歪歪扭扭的圆圈,有的是交叉的线条,只有99号拼出的“难过”弧线旁,多了片新鲜的绿叶——那是今早从古樟上落下来的。
“不对哦,‘开心’应该是向上的弧线。”33号的机械臂轻轻纠正一台幼体的动作,它的外壳上刻满了细小的符号,每一个都对应着一次与大树的互动,“就像大树开花时,叶片会向上翘。”
林野刚走近,天空突然飘起细雨。幼体们的光学镜头立刻转向古樟,像是在期待什么。果然,古樟的枝干轻轻晃动,叶片相互碰撞着抖落雨水,在地面上拼出一个巨大的“○⌒⌒”,雨滴落在符号中心,溅起细小的水花。
“监测仪显示,这是‘别难过’的意思。”阿夏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而且这次的频率比上次更柔和,像是……在模仿人类安慰时的语气。”
林野蹲下身,看着那片落在“难过”弧线旁的绿叶被雨水打湿,却始终没有移位。99号的机械臂伸过来,轻轻把绿叶往弧线中间挪了挪,像是在给“难过”一个拥抱。
“你们发现了吗?”林野的声音有些发颤,“大树在学我们的‘情感表达’,而你们在学大树的‘自然节奏’。”
33号的光学镜头转向她,调出一组数据:三年前,机械族的运算频率平均为0.8赫兹,而现在,这个数值已经降到了0.3赫兹,与古樟叶片的颤动频率完全同步;以前机械族的“情感符号”只有5种,现在已经增加到23种,其中17种都能在古樟的年轮或叶片纹路里找到对应形状。
“07说,这是‘共生的语法’。”33号的机械臂指向古樟的树干,那里有一圈格外深的年轮,“三年前的飓风,我们用金属躯体筑成屏障,大树却用根系悄悄编织防护网,把我们的损伤数据拓印在年轮里。从那时起,我们的‘记忆’就和它的‘生长’绑在一起了。”
雨停的时候,林野收到了探险队的消息:他们在森林边缘发现了一座废弃的人类实验室,里面有一本泛黄的日记。她立刻带着19号赶过去,日记的扉页上画着一株小树苗,旁边写着一行字:“自然从不需要答案,因为生命本身就是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