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年·恶化的临界点(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2081年的第一场雪,是灰色的。

陈野的靴底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的闷响——雪粒里裹着雾霾颗粒,落在防霾服上,很快就化成了带着酸味的黑水。他的氧气检测仪屏幕不断闪烁着黄色警告,“室外含氧量:10.5%”的数字旁,多了一行跳动的小字:“全球大气监测异常,请注意规避”。

这是年初的第三个寒潮天,沧溟市的气温跌到了-12℃,可比寒冷更让人窒息的,是空气里越来越稀薄的氧气。陈野刚走到西区监测点,通讯器就炸了——总部的紧急通报带着刺耳的电流杂音,几乎要穿透他的耳膜:

“紧急预警!亚马逊生态孤岛于今日凌晨3时发生‘全域枯亡’,所有植被在2小时内完全枯死!全球氧气占比已跌至1:9.5,沧溟市、澜汐市、北宸市启动‘最高氧荒响应’,所有居民禁止非必要外出!”

陈野猛地停下脚步,手指攥紧了检测仪——1:9.5,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恐怖的比例。他抬头看向天空,灰色的雪还在下,云层压得极低,像是要把整个城市都压垮。远处的核心区方向,人工氧幕的淡蓝色光膜比往日亮了许多,可那光亮却透着一股无力感,仿佛随时会被雾霾吞噬。

“陈野!你在哪?”苏棠的声音突然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明显的喘息,“栖羽台的穹顶密封出了问题,雾霾灌进来了!灰羽雀已经开始缺氧,我需要你带备用氧气罐过来!”

陈野顾不上监测任务,转身就往栖羽台跑。路上的景象让他心头发紧:不少居民戴着破损的面罩,跌跌撞撞地往物资站跑,有人手里举着空的氧票,嘶哑地喊着“给我一罐氧气”;一辆接驳车停在路边,车门敞开,司机趴在方向盘上,面罩里满是白雾——他已经没了呼吸,检测仪掉在地上,屏幕停留在“含氧量9.8%”。

“澜汐市物资站发生踩踏!氧罐被抢空,已有200人窒息倒地!”

“北宸市医院氧气管道爆裂,重症监护室病人死亡率达80%!”

“全球已报告3座城市氧荒,死亡人数突破10万!”

通讯器里的新闻一条比一条残酷。陈野跑到栖羽台时,苏棠正跪在穹顶内,给一只奄奄一息的灰羽雀戴微型氧气面罩。穹顶的玻璃裂了道大口子,灰色的雪从裂口飘进来,落在人造草坪上,化成黑水,留下一个个深色的印记。空气检测仪上的数字已经跌到了15%,几只斑尾鸫缩在角落,翅膀颤抖着,连啄食的力气都没了。

“快!把备用氧罐接在穹顶的供氧口上!”陈野卸下背上的氧气罐,手指因为寒冷和紧张有些发颤。两人合力将氧罐连接到穹顶的应急供氧系统,淡蓝色的氧气顺着管道涌入,检测仪上的数字终于慢慢回升到17%。

“亚马逊孤岛怎么会突然枯亡?”苏棠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声音里满是不解,“上个月的报告还说,那里的树木枯死率控制在1%,怎么会……”

陈野调出总部发来的卫星图片——曾经覆盖亚马逊流域的绿色森林,此刻变成了一片灰褐色的死寂,像一块被烧焦的地毯。图片下方的注释写着:“土壤毒素浓度骤升至1.2mg/kg,根系完全坏死,所有植物无存活迹象”。

“是毒素渗透到了孤岛的深层土壤。”陈野的声音低沉,“之前的净化设备只能处理表层土,深层的毒素积累了这么多年,终于爆发了。”

就在这时,陈野的通讯器又响了,是清溪水源城的居民发来的求助信息——清溪是沧溟市周边最大的水源城,靠着一口深度2000米的地下水井维持生存,可就在刚才,水井的检测站发出了“毒素超标”的警报,井水被紧急关闭。

“我们的井不能用了!水里全是黑色的东西,喝了会拉肚子!”信息里的声音带着哭腔,“物资站的过滤水早就被抢完了,我们怎么办啊?”

陈野的心沉到了谷底。深层地下水是人类最后的淡水希望,连这里都被毒素污染,意味着他们连“5升配额水”都要保不住了。他想起去年去清溪水源城时,看到居民们排队接水的场景——那时候的井水虽然要经过7级过滤,至少还能喝,可现在,连这点希望都没了。

“我得去清溪看看。”陈野对苏棠说,“你留在栖羽台,看好这些鸟,我尽快回来。”

苏棠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担忧:“你自己小心,外面的含氧量太低了,别硬撑。”

陈野戴好护目镜,再次走进灰色的雪幕里。路上的人越来越少,大多躲回了家里,只有少数人还在物资站外徘徊,手里攥着空的水桶和氧票,眼神空洞。他看到一个母亲抱着孩子,孩子的小脸苍白,嘴唇发紫,母亲跪在地上,对着物资站的大门不停地磕头:“求求你们,给我一点氧气,孩子快不行了……”

陈野别过头,不敢再看。他知道,这样的场景,此刻正在全球的各个城市上演——氧气骤降、水源枯竭、植物枯死,人类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一点点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