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年·濒危的生存链(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棠的指尖在“栖羽台”的投喂控制器上停顿了两秒,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让她心里一沉——今天的“灰羽雀”只来了17只,比昨天少了3只。

栖羽台是沧溟市边缘区唯一的鸟类庇护所,建在一栋废弃写字楼的楼顶,四周装着透明的防霾穹顶,穹顶内侧挂着数十个小型空气净化器,勉强能维持穹顶内20%的含氧量。这里收容着全球仅存的三种鸟类:灰羽雀、斑尾鸫、白顶鹩,加起来总共不到60只,全靠人工投喂的“仿生营养颗粒”存活。

苏棠按下投喂键,金属投喂槽缓缓打开,淡黄色的颗粒滚落进去,发出“沙沙”的轻响。剩下的17只灰羽雀立刻围了过来,啄食的动作却没往日利落——它们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有的甚至脱落了几片,露出底下苍白的皮肤;有两只幼鸟飞得跌跌撞撞,落在槽边,还没抢到颗粒,就被成年鸟挤到了一边。

“怎么又少了?”苏棠皱起眉,戴上薄薄的防护手套,走进穹顶内。她沿着栖羽台的边缘仔细查看,在角落的通风口下,终于找到了一只蜷缩的灰羽雀——它已经没了呼吸,翅膀微微张开,嘴角还沾着一点黑色的污渍。

苏棠小心翼翼地捡起灰羽雀的尸体,放进透明的检测盒里,快步走到旁边的小型实验室。她将检测盒插进“生物毒素检测仪”,屏幕很快亮起红色警告:“体内检测到月瞳素次生毒素,浓度0.32mg/kg,内脏衰竭致死”。

又是这个毒素。苏棠盯着屏幕,指尖微微发凉。她在栖羽台工作了五年,看着灰羽雀的数量从最初的50多只,慢慢降到现在的17只,每一次减少,几乎都和这该死的次生毒素有关。有时候是鸟类误食了被污染的雨水,有时候是穹顶密封不严,外面的雾霾颗粒飘进来,沾在羽毛上,被它们梳理羽毛时吃进嘴里。

“苏管理员,今天的监测数据出来了吗?”实验室的门被推开,陈野走了进来,他的防霾服上还沾着外面的灰黄色颗粒,手里拿着土壤检测仪,“西区外围的土壤毒素浓度又升了0.02mg/kg,总部让我来问问栖羽台的鸟类情况,有没有异常。”

苏棠把检测报告递给陈野,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刚死了一只灰羽雀,毒素中毒。你看,现在连鸟都躲不过这毒素,更别说其他动物了。”

陈野接过报告,目光落在“月瞳素次生毒素”几个字上,心里一阵沉重。他想起昨天去“沧溟市濒危动物收容所”时看到的场景——那是一座建在郊区的巨大金属建筑,里面圈养着全球仅存的12只食肉动物:3只东北虎、2只非洲狮、5只雪豹,还有2只美洲豹。它们被关在各自的笼子里,笼子里铺着人造草坪,挂着模拟阳光的灯管,可即使这样,这些曾经的“森林之王”也没了往日的威风。

“昨天去收容所,看到那只叫‘山君’的东北虎,趴在笼子里一动不动。”陈野靠在实验台边,语气低沉,“兽医说它已经三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喂的仿生肉糜,它闻都不闻。以前它最喜欢追着笼子里的假猎物跑,现在连抬爪子的力气都没有。”

苏棠叹了口气:“食草动物早就灭绝了,这些食肉动物连真正的活食都没见过,只能吃合成的仿生肉。那肉糜说是‘营养均衡’,可哪有新鲜的肉有活力?我听收容所的老周说,去年冬天,那只雪豹‘霜雪’生了只幼崽,才活了三天就死了,医生说是因为母豹长期吃仿生肉,奶水不够,幼崽免疫力太差。”

陈野沉默了。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一本旧画册上看到过狮子捕猎羚羊的画面——画面里的狮子肌肉结实,眼神锐利,羚羊在草原上奔跑,扬起阵阵尘土。可现在,狮子连草原都没见过,只能在金属笼子里等着人类投喂合成肉,连最基本的生存本能都快丧失了。

“对了,传粉昆虫的监测数据,你那边有消息吗?”苏棠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上次总部说,全球的传粉昆虫已经灭绝98%了,剩下的2%是不是都在实验室里圈养着?”

陈野点点头,拿出手机,调出总部发来的资料:“剩下的主要是三种蜜蜂,都在澜心区的‘昆虫基因库’里,被养在无菌培养箱里,靠人工调配的花蜜存活。但就算这样,它们的数量也在减少,上个月还死了一窝,说是因为培养箱的温度控制系统出了故障,适应不了温度变化。”

苏棠苦笑了一下:“以前春天的时候,公园里全是蜜蜂和蝴蝶,我外婆说,那时候采蜜的蜜蜂能把花丛都盖住。现在倒好,连蝴蝶的照片都快找不到了,只能在历史资料里看。”

两人正说着,苏棠的通讯器突然响了,是她住在灰礁区的邻居李婶,声音带着哭腔:“苏丫头,你能帮我带一支‘沧养-3型’营养膏吗?我家小宇发烧了,医生说他免疫力太低,得吃点‘高营养型’的,可我今天去物资站,高营养型的都被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