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松家里客人多(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二在外公家吃饭,初三在外公的两个弟弟家团年,因为大松家里今年也要来客,所以初四吃了早餐,大松爸爸妈妈和弟弟都一块准备回家了,小孩子的红包是少不了的,买零食是没问题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大松和爸爸妈妈弟弟又回到了太平坝,转了3个弯,拐了几道拐,走过几根田埂,大松他们到家了。家里客人有的昨天来的,有的初二来的,大松爸妈没到当然不好提出回家。客人真还不少,有大姑和大姑父,二姑和二姑父,幺姑的对象也来了,他们正围在一起打扑克,看大松爸爸回来了,都起身打招呼,掏出香烟递了过来,这次基本是一个牌子,金河香烟,2毛钱一包,属中档香烟,大家基本都抽这烟,也是百姓中的名牌!再说就广告了!
大家落座又继续玩牌,打扑克,边玩扑克边聊天,几个姑姑就在厨房里转灶台,烧锅加柴。大姑夫是个教书的教师,手下4五十个学生,基本都是本村村民的孩子,学费每学期2元钱含书本费。在那个年月算是比较便宜的了,但还是有些家里交不起学费,米三角多钱一斤,卖粮食可供孩子上学,卖了粮食直接影响口粮,没饭吃饿肚子也不行吧。对比较特别困难的家庭实行减免政策,收一半或不收,对成绩优异的同学实行奖励免费。国家也在加强脱盲扫盲(文盲)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各教育部门,学校,首先就要进行配合行动∴@@0,这些都在政策范围之内,扫盲脱盲人人有责,教师先行。大姑夫是教师也是农民,深知上学不易,该减免的都减免绝对做到一个都不能少,首先让身边的人脱盲,识字,增长知识。大姑父做为人民教师,也尽到了他应尽的义务,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当时也没有义务教育一说,孩子是否上学家长说了算。
二姑父是一普通农民,在生产队务农挣工分,年轻身体好,不耽误不旷工,一年挣了四千工分,中上水平,生产队的劳动积极分子,表现良好,今年家里还养了大肥猪,粮食基本不缺,有丰富的余粮。
幺姑夫出纳员,生产队人多地广,产量高在本村算是中上水平,这次拜年顺便提出结婚一事,因为二姑刚出嫁不久,家中劳力不足,大松和弟弟还小,也需要人照看,多一把手,其它人轻松一些,另外还要准备嫁奁,经济还一时跟不上,但这件事不会有变故,可以等一等,川北嫁女是没彩礼的,都是男方做嫁妆,男生结婚倒显得更轻松。准幺姑父倒也是个实在人,就听女方安排,但大松爸爸这边也在准备,女方一般都会提前准备木料,床被。
初四吃了午饭,客人们都各自回家,因为客人家里还有一些客人,早点回去也是礼貌。大姑父他们先出发,他们比较远有20多里路,大家送他们到村口,见他们走远才返回。二姑父很近,只有回公里,就隔了两个生产队,走得快也就一个小时就到了。幺姑父最后一个说回家,他要与大松爸爸聊一聊自已的打算,和自己的想法。年轻人当然直爽,有什么说什么,“哥,我有些想法想给你摆谈一下,我今年二十二岁了,己到结婚年龄,我是家中老大,早点结婚有好处,后面还有妹妹和三个弟弟,早结婚好早安排后面的事,”小伙子讲的也非常有道理,大松爸爸也陷入了沉思状态。“你说的事情我们也会考虑,但是必须得等一等,这也是实情,大家都理解一下。”下午幺姑父也告辞回家了,幺姑就去送他了,差不多送了一里多路,这对年青人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幺妹儿,对早点结婚这事你怎么看”?
“早点结婚是可以,总得与家里人商量好,哥哥两小娃还这么小,也需要人照看的,哥嫂他们也较忙,我们也要理解”
“幺妹儿,你还是与哥嫂商量一下,我们也不小了,己到年龄了,能尽量早点安排。”
“那好吧,我回去与他们商量商量,但你也要有思想准备,能早一点当然好,晚一点也没什么,因为前年二姐出嫁,家里还来不及准备,这些都得哥嫂出力,阿爸身体一般,又不会手艺,全靠哥哥,我帮他们带带小娃也是应该的。”
“幺妹儿,你真好,知道帮哥嫂带小娃儿,我也希望我们自己早点有自己的小娃儿”
“你真坏,你真坏,你等不及就另外找人介绍一个。”
“幺妹儿,别生气,我开玩笑,我等你,我等你,我回去给家里商量一下。你也早点回去,反正我等你。”
“那你也慢点走,我也回去了,还有两侄子得照看,好,慢走啊”
太阳快落山了,挥手告别,其实相当于走了一半的路,因为男女双方的家也就相距1.5公里,中间就隔间两生产队。
幺姑回到家帮家里干活儿,你想给自己的哥哥讲一下,但是又没有开口,又放在心里去了,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当时的人就是这样,有些话想起了又不愿意说,不像现在的人,想说什么说什么,那时候的人太含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