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镜中之城,数据治理的极点试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人担心这种制度“机械化”“压迫感强”。

但李一凡在省政府月度会上坚定表态:“未来十年,治理能力就是数据能力。只有流程透明,才能谈得上公平;只有链条清晰,才可能追责;只有责任明确,才能保护干部。”

他还特别追加一句:“不要怕被监督,怕的是无人监督;不要怕留下痕迹,怕的是痕迹全无。”

全省所有干部学习资料中,被特地摘录这一段讲话。

——

6月15日,一项沉寂三个月的筹备工作终于落地:

“星城市政务数据立法协商机制”正式建立。

由人大常委会牵头,联合科技、法制、组织三大系统,拟出台全国第一部《数据权责条例》,规定政务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共享、调用五个维度的合法边界,首次将“政务数据误用侵权”纳入责任审查范畴。

人大副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星城市这部法规,是对未来政务技术治理的一次制度备份,是为全国各地提供一把解构复杂治理新图景的‘立法钥匙’。”

当天,京华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新华时评连发三篇评论,称之为“大夏数字政府迈向系统治理的转折点”。

——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抛来关注的目光。

《福布斯》发表文章《一个城市的数据治理实验:未来政体的隐喻》,文章写道:

“如果说硅谷在重塑商业模式,那么星城市正在试图重塑政府本身。它是一个缩微的镜中之城,投射出另一个版本的大夏未来。”

李一凡将这段文字截图发给了林建国。

林建国只回了一句:“技术只是工具,制度才是未来。你正在走向那道线的另一边。”

李一凡在手机上停顿片刻,回复:“我会用制度说话。”

——

当天深夜,星城市数据局全员加班,进行全系统年中版本升级。

李一凡悄然出现在他们办公室,走到数据墙前。他没有打扰任何人,只静静地看着那座城市的数字画像在他面前缓缓变换:

产业流、人口流、干部调动流、营商环境流、群众诉求热力图……

一个真实却纯粹、繁复却通透、复杂却可控的城市——

星城市,如镜中倒映出的未来。

他心中忽而浮现一句话:

“当我们用数字去精确世界,世界也会开始回应我们的秩序。”

他微笑着转身,走入无人的电梯间,前方灯光亮起。数字治理的时代,刚刚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