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机制扩散,城市自进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志们,这不是一项项目引进,也不是一次技术替代,这是我们盘川能否走上治理现代化快车道的关键。”

“不要怕新,不要怕乱,不要怕破规矩。这不是破坏,是重构。”

“接下来三个月,我们要在五个街道推行星城机制模块,谁搞砸了,责任我扛。”

回到星城市,李一凡坐在政研室会议室里,亲自召集了一场跨部门协调会。

“我们的目标不是把‘星城模式’做成神坛,而是要让它成为一个开放接口,让各地可以插接、升级、兼容。”

他看着台下十几位系统工程师、政务设计师和资深行政干部,语气缓缓而坚定:

“这是一场制度的开源革命。”

“你们要做的,是把复杂的制度语言翻译成每一个地级市都能理解、都能落地的操作手册。”

“把我们失败过的地方标红,把我们优化的路径画蓝,把我们曾经矛盾激化的位置做弹窗提示。”

“我不要求完美,但要确保每一个机制复制出去,都不会因为基础错误而崩溃。”

会议结束后,市政府办公楼内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机制中枢开源协同组”悄然成立。这支团队将从星城的每一次成功与失败中,打磨出一份可以面向全国推送的制度“代码库”。

夜幕降临,李一凡走出政务大楼,望着整个城市万家灯火,心头忽然浮现出重生前那个动荡的2019年春。

彼时的大夏,正处于产业升级、技术换代、民意激荡的交汇点。若无一套强有力的机制支撑,任何技术红利都可能变成社会风险。

他重生至此,拼搏五年,就是为了在这一刻,扛起那个时代赋予的命运。

手机震动。

是潇湘省委书记杜成林发来的短讯:中央已经确定,将在来年两会前夕召开全国机制建设推进会,要求五大试点城市提前半年完成机制数据接口对接测试。

李一凡目光深沉。

这是一次来自中央的信任,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他回头望了一眼星城这座被数据织网、被制度唤醒的城市。

心中无比笃定:

星城,早已不只是他重生后的根据地。

它正成为这个时代最锋利的制度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