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明清玉器图录(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十章明清玉器图录
有个老太太摆着个旧铜炉,看着黑黢黢的。
沈浩拿起来一掂,分量不对,敲了敲,声音发飘:“这是新铜做旧的,老铜炉敲着沉,声音闷。”
老太太叹口气:“这是我家老头子留下的,还以为是宝贝呢。”
沈浩没买,却跟老太太讲了半天怎么看铜炉真假,听得老太太直点头:“小伙子懂行,比那些瞎忽悠的强多了。”
回到店里,王三和周奎赶紧围上来。
王三掏出个小木雕:“沈哥,我今儿收的,您瞅瞅是老的不?”
沈浩接过来一看,是个黄杨木的小佛像,雕工挺细,可包浆发涩:“新的,黄杨木老料雕的,但没盘过,顶多值两百。”
王三挠挠头:“我花了一百五,还好没亏太多。”
周奎则拿出本旧书:“李哥,这是光绪年的《聊斋》,您看能收不?”
李老板翻了翻,纸页发脆,装订是后来重新缝的:“书是老的,但品相太差,收来也卖不上价。”
晚上关了店,沈浩把那片鸡油黄瓷片拿出来,跟王三、周奎讲。
“你们看这釉色,弘治年的鸡油黄是一绝,胎薄釉厚,看着跟要流下来似的,记住这感觉,往后见着黄釉瓷,先看是不是这股子‘油润劲儿’。”
李老板则把那对龙凤烛台摆出来,用软布一点点擦:“这烛台的龙鳞得擦干净点,但别用硬东西刮,老锈是宝贝,能看出年份。”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沈浩和李老板每天见的宝贝越来越多,眼力也跟着长。
有时候,俩人在摊上瞅见同一件东西,眼神一对,就知道对方心里咋想的,默契得很。
王三和周奎也跟着学,店里来了新货,俩人先琢磨半天,再请沈浩和李老板指点,进步飞快。
离鉴宝大会还有五天的时候,沈浩把那块碧玉佩拿出来,用李灵儿给的清玉油轻轻擦了擦,原本就绿得透亮的玉,这下更显温润,貔貅的眼睛像含着水似的。
李老板则给龙凤烛台配了个紫檀木的底座,摆在博古架上,看着别提多精神了。
“差不多了。”沈浩看着玉佩,心里踏实得很,“这一个月没白跑,见的假货比真货多,反倒更能看出真东西的好来。”
李老板点点头,掏出手机给张教授打了个电话:“张教授,您明儿有空不?想请您给咱那两件宝贝把把关……哎,好嘞,明儿上午过去找您!”
挂了电话,李老板冲沈浩笑道:“让张教授再掌掌眼,咱心里更有底。”
沈浩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心里有点兴奋,又有点期待。
这一个月的功夫,他把上辈子学的那点本事,在实打实的看货、辨货里磨得更精了。
“走,回家!”沈浩锁上门,“明儿请张教授看完,咱就踏踏实实等大会开场,保管让聚宝阁露露脸!”
夜风里带着点秋凉,可沈浩心里热乎得很。
他瞅着身边的李老板,又想起店里的王三、周奎,觉得这鉴宝大会不光是他和李老板的事,更是整个聚宝阁的事。
𝐼𝔹qℊ. v𝐼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