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荒地三年免税(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海花了几天工夫,不仅跟着小吏们摸清了黑石县的地界,还翻遍了县衙里存的田亩册子,总算把这儿的情况摸透了——原来黑石县近一半的好地,都攥在几大家族手里,普通百姓只能守着些薄田过日子。

琢磨来琢磨去,他最后挑定了五个村子。这几个村子紧挨着河边,浇水方便,可惜土地总面积不大,那些眼高于顶的世家瞧不上,没伸手抢,倒成了试种粮种的好地方。选定后,他立马去找时满,眼里满是笃定:“就这五个村!条件合适,又没世家掺和,咱们好办事。”

时满很快就把第一条法令颁了下去,白纸黑字贴在县衙门口的告示栏上,引得百姓围着看。

法令明明白白写着:鼓励普通农户开荒,凡新开垦的土地,头三年一概不征税。但也划了条线——家里土地已经超过五十亩的,没资格享这个免税政策,免得被大户人家钻了空子。

百姓们一看,顿时炸开了锅,有田少的农户当场就盘算起来:“三年不缴税,多开几分地,往后日子就能松快些了!”告示栏前的议论声里,满是藏不住的盼头。

时义生怕这好政策被大户们钻了空子,自告奋勇带着县里几个得力小吏,揣着告示抄件就下了乡。

他们一个村一个村地跑,进了村就把村民都召集到晒谷场,扯着嗓子把法令念得明明白白——哪类人能享免税、超过五十亩地为啥不算、开荒要怎么登记,半点细节都没落下。

遇到有村民嘀咕“会不会被大户抢了好处”,时义还特意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谁敢从中作梗,咱们县太爷绝不答应!有事儿尽管往县衙报!”每走一个村,都把政策的底给村民们交得清清楚楚,就怕漏了哪个角落,让好经给念歪了。

时海揣着官府文书直奔北城村,先让随行小吏去把另外四个村的村长都请过来,等众人聚齐了,才开门见山说:“县令大人有令,今年你们五个村,地里种什么、怎么种,都得听县衙的安排——当然,自家新开的荒地除外。”

这话一出口,村长们立马炸了锅,有个年长的忍不住问:“咋新大老爷连地里种啥都要管?咱种了一辈子地,还能不懂咋种?”

时海早有准备,耐心解释:“不是大人要多管,是县里有高产的粮种,这种子金贵,咋育苗、咋施肥都有讲究,怕你们摸不透门道瞎种,白白糟蹋了好种子,才做这安排。”

刚说完,又有村长皱着眉提顾虑:“可万一种不好呢?到时候收不上粮,咱一村人不都得饿肚子?”

“大家有这想法不奇怪,”时海点点头,把早想好的法子说出来,“县里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按县里的法子种,到时候收的粮食,你们跟官家对半分;第二,县里按市价租你们的地,还是你们来管除草、捉虫的活,每个月给你们结工钱。俩选择都明明白白,你们回去跟村里人商量着定。”

村长们一听这话,立马凑在一块儿交头接耳,有的琢磨着对半分粮划不划算,有的盘算着领工钱稳不稳定,七嘴八舌地没个准话。

时海也不催,等他们议论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道:“给你们一天时间琢磨,也回去跟村里的人商量透。明天这个时辰,想好了就去县衙签文书。要是过了明天这个点,那这机会,就得换给别的村子了。”

𝙄  Ⓑ  𝐐  🅖. v  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