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家都卖嫩玉米(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家玉米煮着卖能挣三文一根的事,随着牛氏夸奖儿媳妇时那股子得意劲儿,不知不觉就传开了。村里那些开春用麦子跟时家换了玉米种子的人家,也都学样把嫩玉米煮了,挑去镇上、县里卖,没想到买的人还真不少,个个都尝到了点甜头。
开春那会儿,时老田头带着一家子回了小河村。这回孙子孙女都跟着来了,热热闹闹的,可左看右看,独独不见田二那一家子的影子。
村里有人瞧着纳闷,就凑过去问老田头:“咋没见二小子一家呢?”老田头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说:“在别处给人家当管家呢,忙得很,就不回了。”
眼瞅着到了春种,老田头也换了一亩地的玉米种。他家有驴车,也掰了满满一车,套上驴往府城赶——
巧的是,村长家也打着一样的主意。两家人在府城的集市上撞见了,倒也没红过脸,隔着老远就互相招呼着,客客气气的,买卖各做各的,倒也相安无事。
牛氏听说村里好多人家都去卖嫩玉米了,顿时悔得直拍自己嘴巴:“你说我这张嘴!好好的买卖,就这么给嚷嚷出去了!”一边说一边叹气,满脸的懊恼。
时雯在旁边听着,撇了撇嘴没吭声。
大家伙的玉米买卖也就做了那么几天。地里的玉米长得快,没几日就老了,玉米粒硬邦邦的,再煮出来口感发柴,没了之前的清甜,买的人自然就少了。
众人见状,也就歇了这份心思,重新把精力放回地里——该拔草的拔草,该捉虫的捉虫,日子又回到了往日的节奏,只是心里都多了点念想:等明年开春,还得多种些玉米,赶在嫩的时候再多挣几个铜板。
后山地里的甜瓜先熟了。时小六摘了两篮回来,外院放一篮,内院摆一篮,刚切开一个,清甜的香味就飘了满院。
时老三一家人头回吃这甜瓜,咬一口下去,汁水顺着嘴角流,甜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小燕举着半块瓜,脆生生地说:“阿奶,这比糖还好吃呢!”
时老太笑着摆手:“好吃也别多吃,这瓜性寒,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天明咂咂嘴,举着小手保证:“我就吃两个……不,就吃三个!”
“哈哈哈,吃吧吃吧。”时老太被逗乐了,“你们这几个小子胃口好,吃三个估摸着也没事。”
几个孩子一听,立马捧着瓜小口小口啃起来,院子里满是甜甜的果香和他们的笑声。
正围着甜瓜吃得热闹,外院的招弟领着个陌生妇人进了院,冲时老太道:“婶子,这人说找您有事。”
那妇人笑着拱手:“婶子好,我是府城来的梁媒婆。”
“你好,天这么热,先坐着吃个瓜再聊。”时老太指着桌上的甜瓜,“刚从地里摘的,新鲜着呢。”
梁媒婆也不客气,拿起一个擦了擦,掰开就咬,边吃边夸:“这瓜真甜,比府城里买的强多了。”
时老三见状,便带着几个孩子回了自家院子,省得在这儿碍眼。时雯却没动,就坐在旁边低头吃瓜,心里头暗自盘算:这媒婆特意找上门,十有八九是来说亲的,倒要听听是为哪家的姑娘来的。
时老太瞅着桌上的甜瓜,随口问:“怎么府城里也有卖这甜瓜的?”
“有呢,这几年一直都有,就是去年那么乱的时候,也有人挑着担子卖。说实话,这两年卖的甜瓜虽说个头小了点,味道却还是老样子。”梁媒婆一边吃一边回道。
时老太点点头,没再吭声,心里头却已有了数。
梁媒婆把手里的瓜吃完,用帕子擦了擦嘴,这才开口问道:“时满是你家的大孙子吧?”
𝐈𝙱𝑄ℊ. v𝐈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