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洪承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日之后,南京。
这是大清王朝在金陵的第一个冬天,入冬之后,天气总是阴沉沉的,时不时就飘洒起盐粒子般的雪花。
街头巷尾的人们,几乎个个戴着大毡帽,低着头,步履匆匆的。
仿佛生怕被人认出来,生怕被人看见。
秦淮河的水似乎是断流了,好几处河滩都裸露出来,黑黢黢满是淤泥的石头又是突兀,又是扎眼。
还有水的地方,也布满了枯枝败叶。
只是旧院之中,隐约还能听到些许丝竹调琴之声,间或还有嬉笑。
又是一阵寒风裹挟着雪花吹过,卷着那些笑声飞向了远处宫阙深深的所在。那些红墙黄瓦之中,各种各样的杂草长了出来,伴随着风势不停摇荡。
风继续吹。
远处,有人在用满语指指点点,大声的说着什么。
一个误入满城的汉人,立刻被锁拿起来,押送到了衙门当中。
衙门之中,内院学士、东南总督洪承畴放下笔,甩了甩手腕,向跪在地上的一个小吏问道:“外头什么事,吵吵嚷嚷的。”
“回督师的话,在西皇城根捉住了个擅闯满城的汉子,恐怕是鲁王的奸细,外头正在审呢。”
“一个平头百姓,误入满城而已,算什么奸细。”洪承畴道:“处理之后,便放了吧,以后再有此事,都遵照办理。
“呃……………是。”那小吏有些犹豫,但还是磕头答应下来。
起身正准备告退,又听洪承畴道:“等等。”
“督师有何吩咐?”小吏只得又跪。
洪承畴缓缓道:“石斋先生还没有想明白吗?”
石斋先生就是隆武朝廷首辅黄道周。就在张家玉等人出使湖广前后,黄道周因为不满郑芝龙不思进取,愤慨之下,自请兵出福建。
他手中无一兵一卒,全靠声望招募了一些乡勇,然而又没有粮饷,再靠声望来写信化缘,这么一路写信一路化缘,好不容易拼凑出了一支兵马,想要往徽州一带联络当地反清的金声部义军。
结果迷了路,直到金声部覆灭,才知道原来人家和自己就隔着一座山头而已。
黄道周这样的军事水平,自然是没办法打仗的,很快被清廷提督张天禄给击溃俘虏,解送到了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义军当中,还有一个后来很出名的大人物??施琅。
施琅在行军途中给黄道周提了许多切中肯綮的建议,但他当时只是个神将,人微言轻,黄道周自然不听。
施琅知道此事必败,不愿意陪黄道周送死,又连夜跑路,偷偷回到了福建。
“这个......此人甚是顽固,整日在狱中破口大骂,任谁去劝都是不听,极为冥顽不灵。”
“老夫写的信,可给他看了?”
“看了,只是......”小吏支支吾吾起来。
“只是什么?”
“小人不敢说。”
洪承畴眉头一蹙,拍案道:“本院既受皇上所托招抚江南,就不怕些许浮言诽谤。他黄石斋已成了阶下囚,所说的话,老夫难道连听都不敢听么?”
“是,是是。”小吏唯唯诺诺,低声道:“黄道周看了督师的信后,更加破口大骂,还口摆了一副对联要赠予督师,说......说什么“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顿时,洪承畴脸色大变,浑身毛孔一齐张开,额头、脸颊、脊背等处的汗,同时渗透出来。
尽管他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可仍是被这幅对联给深深的刺痛了。
他饱读诗书,怎么可能想不到大清朝不论胜或不胜,他这样的贰臣将来在史书上,与史可法那样的忠臣相比,肯定是迥然不同的评价。
但这个事如果不说,如果不想,还能假装不知道,不在乎,用种种理由来搪塞和麻痹自己。
可如今被人血淋淋的戳穿,尤其还是拿史可法来与自己对比,洪承畴没办法不想到将来史书上会如何评价自己的事情。
公允的说,史可法论能力,是远远不如洪承畴的,但他死了,死在了清军屠刀之下,死在了督师的岗位上,这就远远比那些苟且活下来的人要强太多。
而苟且活下来尚且有情可原,可活下来不算,反还要给清廷卖命,去制造更多的洪承畴,杀死更多的史可法,那就是注定要上耻辱柱的了。
洪承畴脸色变了又变,只觉气血上涌,心中焦躁无比,终是猛地将笔掷在了案上。
把跪在地上的小吏给吓了一跳。
心道:我本来不想说的,你非要说,结果说了你又不高兴,真他娘的难伺候!
不过洪承畴养气功夫其实还是不错的,乃是龟中之龟,他摔笔已经是最大程度的情绪激动了,倒还真没想过拿这个小吏泄火。
他摔完了笔,等会还要写奏本,上书清廷,请求免黄道周死。
总之,是个很复杂的人。
挥手赶走了小吏之后,洪承畴换了支笔,继续埋头给大清国干活儿。
不知又过了多久,先前那小吏去而复返,手里还捧着令旗,令信等物件,扑通一声跪在了案前。
洪承畴是当过督师的人,自然知道是有紧急军情来报。
他不敢怠慢,取过令信一瞧,脸色又变了。
自从六七月间湖广发现顺军余孽活动的踪迹之后,修养和等湖广官僚,就以平均几天一封的节奏,接连不断的给南都发信。
先是说要招抚,双方往来了十几次,最终因为剃头一事难以达成一致,此事不了了之,反倒叫明廷招抚去了。
后来贼寇又打荆州,佟养和派郝效忠等去救,结果郝效忠也被俘杀了。
佟养和十一月份离任,离任之时,还屡发题本汇报湖北局势,言明闯贼虽然势大,但尤为畏者,非襄樊营莫属,请求南京方面趁事态还未彻底恶化,速速调派兵马,否则一旦襄樊镇和李过等人占据荆州,与湖南明军连成一
片,那么湖北局势就真完了。
由于鲁王和唐王都在东南,这哥俩一个称监国,一个称帝,竖起了明朝正统的大旗,使得不论是北京方面,还是洪承畴自己,都把重心放在了招抚,平定东南上。
清军虽然在夏季很顺利的平定了南京的福王和杭州的潞王,可伴随着几路大军班师回朝,清军在江南的进展其实很小。
钱塘江南岸就有许多南明朝廷的兵马,这些人还计划着渡过钱塘江,夺取杭州城呢。
又因为发令实在威力巨大,使得南直、浙江各处反贼遍地,招抚工作根本进行不下去,洪承畴焦头烂额,实在没办法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遥远的荆州。
只得一遍又一遍的告诉佟养和,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佟养和离任之后,接替他的是原河南巡抚罗绣锦。罗绣锦也一遍又一遍的发塘报,请求援军,洪承畴都应付了过去。
但此刻,情况有些不一样了。
唐王派遣使者到了湖广,对湖广众人加官进爵,大肆册封,连李过,高一功等也有封赏。在唐王的刺激之下,何腾蛟、堵胤锡也蠢蠢欲动起来,准备各自统兵,两路齐下,恢复湖北。
最为重要的是,一直做壁上观的襄樊营,在结束了秋季打粮之后,也调动频频,好似要加入到攻打荆州当中。
如此一来,原本还能维持的湖北局势,立刻就变得摇摇欲坠起来,到了你不伸手去托,他就要倒下来的地步。
洪承畴是招抚江南各省的总督大臣,湖广事务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自然不能真的让湖北局势完全崩坏。
他将那份塘报反复看了几遍,拿起朱笔,在“韩复”“忠贞营”两个词汇上重重圈了一笔,然后收好塘报,朝那小吏道:“备车,老夫要去见勒贝勒。
几天之后,大清多罗贝勒、平南将军勒克德浑,率部溯流而上,开赴湖广。
𝓲 𝙱 🅠 g. v 𝓲 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