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寒霜行动(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指着殿内的使者,温言道:“此皆尔在襄阳旧识,先领下去,好生安置,请爵之事,容后再议。”

郑成功领旨之后,把众人带了下去。

韩复这次派过来的使团,以文廷举为正使,朱贵、林远生为副使。

文廷举好歹是个生员,又是文安之的族人,在隆武君臣面前,自我介绍的时候也有话可说。朱贵、林远生都长期在外锻炼,走南闯北的经验很丰富。

郑成功在湖北的时候,与这三人虽然来往不多,但都是见过的。

一路上也有话可聊。

郑家家大业大,乃东南第一豪富。

一行人出了城,来到郑氏在西湖的别院。没错,福州城外也有一个西湖。

几人在湖北的时候,其实没多少交情,但这时在福州重逢,感觉自然又不一样了。

韩复作为大哥,托人给贤弟带来的礼物,自然还是老三样。

郑成功去了湖北一趟,从大哥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吃烟。从襄阳回来的时候,其实他带了不少忠义香、金顶霞,但消耗得也很快。

这玩意除了湖北,别处还真不好买,只是零星有一些走私的水货,价格很高。郑成功不差钱,可即便出高价,货源也时断时续。

这时他与文廷举、朱贵等坐下来,迫不及待的开始吞云吐雾。

问了韩大哥的近况,又闲聊了一番襄阳旧事之后,话题转回到今天朝堂之事。

“郑公子,朝廷不花一文钱的饷银,就白得几十万大军,这种好事,我等在动身之前,实在没有料到居然还会有人反对。”文廷举百思不得其解。

他叔公文安之算是比较典型的旧式官僚了,但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虽然对农民军还是很歧视,可如果他们愿意归顺,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这可是白得的几十万大军啊,所要付出的不过几个空衔而已,天下还有这般赚的买卖么?

送去填线当炮灰也是好的啊!

“些许腐儒狺狺狂吠而已,不必理他。”郑成功吃着烟,动作看着很熟练:“今上不同弘光、潞王、鲁王,颇有光武遗风,以我之见,韩大哥所请,圣上还是会允的。”

到了晚上,郑成功设宴款待。郑芝龙很给自家公子面子,虽然没参加全程,但也过来坐了坐,碰了几杯。

文廷举、朱贵和林远生来了以后,郑成功一直没给他们安排住处,宴会之后,眼见天色渐晚,朱贵忍不住悄悄问道:“文参谋和林主事一路奔波辛苦,今晚歇息之所,还请郑公子安排,有个能睡觉的地方就行。”

郑成功都准备走了,听到这话一脸很奇怪的表情:“朱兄弟何出此言?这别业就是为你们准备的啊!”

“呃……啊?”朱贵愣住了。

郑成功拍了拍手,从两侧抄手游廊内,又莺莺燕燕的走出来十几个披着轻纱,身姿曼妙的侍女。

国姓爷一脸今晚消费郑公子买单的神情,指着这些人道:“几位兄弟都是韩大哥的人,自然也是在下的贵客。此间别业一应人员物品,诸位随意取用,不必拘束。在下还要回城给家父母请安,恕小弟失陪了。

说完,郑大木风风火火的走了。

留下文廷举、朱贵、林远生几人面面相觑,心中均想,好家伙,这就是大户人家的生活么?

......

到了第二天,郑成功正准备到西湖别业去,不想被宫中太监叫住了,说皇上要见他,又急急忙忙的到了行宫。

拜见之后,朱聿键赐座,问道:“韩再兴所请之事,朝中争议颇大,朕昨天也思量了一夜,虽觉确实要大破庸常之见,可总也拿不定主意。成功你去过襄阳,对韩复此人最为了解,此事你如何看,湖广贼兵该不该当招抚?”

郑成功本来都坐下了,闻言立马站起来,大声道:“陛下,年初韩将军幡然悔悟,上表归诚时,当时南都之中,也颇有争论,马辅士英竭力反对,以为不可。但江督袁公有言,先帝不糜一饷,不杀一人,出一纸空爵,即可收

数万精兵,免湖广百万生灵涂炭,此乃史书上都要称赞的良善之策啊!”

不得不说,郑成功在国子监的学没白上,这番话说的确实很能打动人心。

见朱聿键有些犹豫,他又跪下道:“当时决意招抚后,先帝命臣与大宗伯杨公、总兵张文富同往襄阳宣旨,其时左良玉反、江北形势也危若累卵,臣等到襄阳之时,韩将军即要亲率本部兵马勤王,讵意风云突变,为时晚矣。

南都陷落消息传来后,将军恸哭呕血,几不能立,尝深引为平生之憾!臣伏乞陛下念良机不再,当机立断,速行圣裁。”

“好,成功这番话说的好!”朱聿键本来就有招抚之意,这时被郑成功完全说动,从御座上走了下来:“朕意已决,从韩复所请。自诏书开读之日起,湖广贼兵改为忠贞营,贼将李锦改名李赤心,高一功改名高必正,所部诸将

封伯有差。靖武伯韩复晋侯爵,其妻封一品夫人,赐给诰命,荫其两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其部兵马各加封赏,封号及赏赐诸事,交由礼部议论,报朕知道。”

襄阳,狮子旗坊,原中军衙门,现务司的三进大院内。

公事房里,韩复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甚至连还不知道在哪里的两个儿子,都成四品官了,只是将一沓签了字的文书交给了孙若兰。

军医院是韩复很重视和支持的单位,但军医院又要开设分院,又要应付越来越庞大的襄樊镇系统,开支也很大的,很多款子只能由韩复签字之后才能批,这几个月来积压了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韩复总觉得孙院正今天好像刻意打扮了一番,小嘴唇红红的,跟颗樱桃似的。

又多留了一会儿,聊了几句闲话。

等孙若兰走了以后,韩复才望向在下首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敢多看,不敢多听,专注的扮演空气的参谋处总长黄家旺。

“黄总长,本藩提前派你回襄,就是叫你们参谋处制定打粮的计划,你们制定的怎么样了?”

黄家旺仿佛这才恢复了听觉视觉,从木头人状态中醒了过来:“回伯爷的话,本处得令之后,立刻加紧推算,又会同各室、司、局、处和各营主官商议,按照大人之计划,可主要分为三个作战方向。”

“哪三个?”韩复问。

“分北、中、南三路。”黄家旺道:“河南内乡、南阳、唐县、新野、邓州等处为北路,该路可能遇吴三桂部阻截,军事压力最大,当由伯爷坐镇统辖;枣阳、随州、应山、云梦等处为中路,该路守备空虚,几无清兵驻守,为

最易攻取之路;而钟祥、京山、应城、景陵等处为南路,该路守备较中路要强,且有概率遇到清廷支援荆州的兵马,应当厚集兵力,选任一持重老成的将领统兵。’

韩复想了想,对这三路分兵的计划没有多少意见。

三路里面最重要的是北路,因为有可能引发与吴三桂的又一轮会战,但其实最危险的是南路,这是最有可能遇到鞑子真夷的一路。

但中路沿着随枣走廊打粮,可与南路互相支援,这样就可以牵制湖北清军,使其不敢也不能全力应对南路兵马,客观上保障南路的安全。

可以说安排的比较得当了。

“以参谋处的意见,此次行动动用多少兵力为好?”

“回大人的话,此次行动,由内乡而至潜江,纵横千里,波及清廷十几个州县,据参事室张总参估算,如果行动顺利,则我襄樊镇至少可得十到二十万石粮食,兹事体大,为策万全,全军除必要警戒、守备之外,最好尽数出

动,最少也要动用六十个步兵局以上的兵力。”黄家旺给出了数字。

二十万石粮食,可以供养一百个满编步兵局以及附属的非战斗人员了,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除此之外,骑马步兵哨队、骑兵营、水师步兵哨队、水营都要参与到行动当中来,尤其是水营。没有水营参与,我等即便是打到粮食,也很难运得回来。”黄家旺又补充道。

“黄总长考虑得甚为周全。”韩复站了起来,做出最后决定:“此次行动,代号“寒霜‘!”

𝑰  𝙱  𝚀  ℊ. v  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