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合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代婚礼的流程非常繁琐,而且也很折腾人。

“伯爷,伯爷,马上就要到吉时了。”

韩复睡得正酣,一睁眼,就见到了丁树皮那张沟壑纵横,满是褶皱的老脸,还有石玄清那如同酒桶般的身躯,恍惚了好一会儿,才确定这两位都不是自己的新娘子。

不然能吓晕过去。

“几点了?”

“回伯爷的话,寅时初了。”

“寅时……………”韩复拉长着尾音,忽地提高声调:“才凌晨三点?这么早啊?”

“伯爷,今儿是您大喜的日子,可不得早些起来嘛。”

“呃……………”韩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从今儿个开始,自己就算是要走进爱情的坟墓,从此没有拉拉扯扯的暧昧,只有没羞没臊的滚床单了。

说起来,自己两世为人,还都没有正儿八经的结过婚呢。

也是问道:“今天都有什么流程?”

丁树皮也打扮了一番,看起来很像是大户人家的管家,语气也很像:“主要就是亲迎、拜堂和宴宾客这三样,都得伯爷您老人家亲自参加。

亲迎就是接亲,后面的两个就是吃席和滚床单,其实流程和后世差不多,只是更为繁琐。

“亲迎是什么时候去?”

“辰时要到。”丁树皮翻了翻手里的小册子,又说:“不过出门之前,伯爷您要先设香案,祭拜先祖。”

热水是早就准备好的,韩复自己去了隔壁房间洗澡,谢绝了丁树皮同志帮忙擦背和更衣的请求。

洗完澡,收拾了一番,出来以后,已经是凌晨四点了,这是之前就敲定好的吉时,府中响起了咚咚咚的鼓点声。

一行人来到正堂之前,设下香案,祭奠韩氏先祖和天地神?。

对于这个世界而言,韩复是外来者,他也没有什么祖先要祭拜,说起来,他自己就是自己的祖先,而且如果按照二十年左右为一代的话,还刚好他奶奶的是十八代。

这时摆在香案上的,是韩复在另外一个世界亲生父母的牌位。

尽管二老仍然健在,领着退休金,跳着广场舞,没事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但对于韩复来说,这确实是永远也不可能再见到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了。

他敬了三炷香,跪在牌位前,真心实意的给父母磕了三个头,祝二老余生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做完这些,才总算是有时间对付一口。

韩复的早餐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小米粥一瓶,煮鸡蛋数枚,几碟煮干丝、鲱鱼干之类的小菜,有新鲜牛乳的时候会喝点牛乳,没有就算了,简简单单,远远称不上丰盛。

“贤弟跟着我就吃这个,受苦了啊。”韩复夹了一筷子煮干丝,笑道:“看着都清减了许多,回去之后,伯父问起来,恐怕要怪我韩再兴待客不周喽。”

“韩大哥,我是真佩服你,你手握重兵,俨然是鄂西第一强藩,但清守自持,克勤克俭,实在不简单。要不是你年龄太轻,我都要以为你和恩师是同辈人了。”

说话的是郑成功,他这段时间跟在韩复身边,不开玩笑的说,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种东西,是他在父辈那里,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

而且韩复这个人,不论是领兵,还是驭下,还是处理政务,举手投足间有着一种艺术般的美感,这使得此人充满了人格魅力。

当然了,郑成功不知道“人格魅力”这个词,但他能感觉,能从韩复本人的身上感觉到,也能从他的那些手下身上感觉到。

“哈哈,大木吾弟,贵恩师牧斋公乃当世大儒,我可不敢与之相提并论。”韩复笑道:“你前几日随马大利等人去了趟官山,怎么样,我襄樊镇的儿郎,可还能入得了闽中郑氏大公子的法眼?”

“大哥说笑了,襄樊镇兵马之强盛,纪律严明,战法之精妙,实在令小弟大开眼界。小弟在闽中时,在南都时,亦曾随军效力过,但彼处兵马说实在的,不怕大哥笑话,直与土匪无异。十成之中,竟有六七成是充数的百

姓、无赖,临阵之时,能放上一枪,便已算是条忠勇好汉了。”

尽管他爹,他叔父,都是南明大将,但郑成功黑起自家的兵马来,还是不留半分情面:“能稍有战力者,不过十之一二也,且兵不谓兵,谓之家丁。而大人麾下,即便是普通士卒,也远胜过江东的家丁。而更为称道者,队长

以上,也能识文断字,也懂章法战术,况且将不克扣粮饷,兵亦能吃饱穿暖……...唉,若是我大明官军皆是如此这般,则天下之事何至于此!”

郑大木同学,大明官军要都是哥哥这个标准,那财政估计要爆炸了......韩复举着筷子,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大木可愿留在襄阳,同哥哥一起干一番事业?”

郑成功内心明显经历了激烈的挣扎和犹豫,但还是摇头道:“大哥好意小弟心领了,但此等大事,小弟岂敢擅专?还是回去之后,禀明家父再做决断。”

“也好。”

韩复心说,等你回去,这天下就不是你熟悉的天下了,你可能还不知道,你老子郑一官马上就要当汉奸了。

不过他结识郑成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在东南牵制清军,当然也不会过分相劝。

两人转而又聊起了今天的婚事,郑成功今天也有任务,他要当韩复的相,其实就是伴郎。

但这时的伴郎可不是砸门、找鞋子、做游戏,调戏伴娘的存在,而是接引宾客,唱礼,引导新郎完成各种礼仪的人。

在这方面,郑成功可就比韩复这个大哥有经验多了,这小子娶的是福建泉州进士董?先的女儿,这会儿大儿子郑经都会打酱油了。

这个时候的郑成功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竟是如此多舛,不仅父亲执意要当汉奸,甚至长子郑经将来也会和乳母私通。

自己则功败垂成,壮年而亡。

他这会儿还挺兴奋的冲着韩复挤眉弄眼,笑道:“大哥今天有的忙了,结亲可比打仗累多了。”

简单用完早饭,换上御?的麒麟补服,一行人于辰时初刻发轿亲迎,浩浩荡荡的往玉虚宫而去。

从全军精挑细选而来的两百个火枪手,分列在提督府外道路的两旁,这些人全都穿着崭新的军装,系着革带,脚上皮靴亮得能照出人影来。

当韩复的身影踏出提督府大门时,火器营的赵守财立刻高喊道:

“立正!”

站在门口附近的礼兵们,旋即挺直腰板,左腿立定,右腿侧向抬起后又重重地撞向了左腿,发出“砰”的声响。

以这些人为源头,一个个腰板挺起,一条条右腿伸出,一声声闷响传来。

这声音从近及远,须臾之后,又由远方渐次传了回来。

赵守财激动地脸色通红,脖子处的血管都清晰可见,他接着又高喊起来:

“提枪!”

又如刚才一般,刷刷刷的声音里,这两百多个礼兵,纷纷将插上了刺刀的甲申式自生火铳提到了胸前,同时转头看向了立于门口的韩大帅。

整个仪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没有错漏,没有多余的动作,所有人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般的整齐划一。

杨文骢、高斗枢、周进庵,以及前来观礼的太和山群道、荆襄名流,以及各种各样的人们,全都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他们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一种由绝对秩序所带来的极致震撼。

这是一种源于暴力的美学。

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了个再清晰不过的念头????一个声音,一种意志,一个领袖!

郑成功看着这一切,激动的身体都有点抖,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他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就是这样的队伍啊!

韩复也有点激动,但他不动声色,步履平稳地走向了那匹胸前已经挂上了红色绣球的乌驳马,一扯缰绳,身手利索的翻身上马,脸上半点紧张激动的样子都没有,仿佛对这一切早就司空见惯了。

这种举重若轻,见惯了大场面的样子,又让小郑同学眼睛里直冒小星星,满满的都是羡慕,心里想的全是大丈夫当如是!

迎亲所需的一切东西周进庵和丁树皮都准备好了,路线也是安排好的,没什么需要韩复操心的,跟着队伍走就行了。

伴随一声金锣响动,迎亲队伍正式起行。

走在最前面的,是由襄樊镇功勋战兵组成的三十人方阵,每个人胸前都挂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负责引路和开道。

后面跟着几十个童男童女,统一换上新道袍,擦小脸蛋,抹红嘴唇,挎着个铺着红布的竹篮子,见人就发喜糖喜钱。

那些看热闹的人,运气好的,还能领到红鸡蛋。

𝑰  𝐁  𝚀  ℊ. v  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