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桃叶渡(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样是在这次改制之后,襄樊镇正式的开始实行薪俸职级制度。
月饷从第一阶开始,逐级上升。
转正之后的正兵是一阶,月饷一两;队长、吏员、工匠二阶,月饷一两二钱;旗总、书办、技术工匠三阶,月饷一两五钱;副百总、科室管事、高级技术工匠四阶,月饷二两;百总、大科室管事、匠头五阶,月饷二两五钱。
以此类推,到坐营把总、司局主事、大型工坊工厂的提领总办是八阶,月饷七两。
一般情况下,月饷与职级挂钩,但并不是一定如此,需要综合考量其他各种情况,比如资历、战功,职位的重要性或不可替代性等等。
一个小队长,如果是资深的士官,参与过多场战役,他可能不太适合指挥岗位,但作为基层武官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那么他就有可能拿三阶甚至四阶的月饷。
如果负伤或者执行特殊任务,还会有相应的特殊津贴。
薪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是襄樊镇集团化、正规化的重要一环。
清晰明了的升级体系,也让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有了可以看得见的上升通道,使得大家充满了向上奋斗的动力与激情。
反正这个薪阶制度实行之后,何有田就动力满满,有强烈的向上爬的斗志。
开玩笑,桃叶渡那二十来个老兵里,就只剩下以他何有田为代表的极个别同志,还没娶到婆娘呢!
清军渡江之后,在京口金山附近击败靖虏伯郑鸿逵部。
而作为先锋打败郑鸿逵的,正是刚刚投降清廷的明朝官军。
到五月初十日,见局势如此紧张,大厦倾颓势已不可逆转,朱由崧终于坐不住了,抛下南京群臣,从通济门仓皇出逃。
朱由崧一跑,南京百姓立刻冲进狱中将假太子王之明救了出来,簇拥对方登基。
但这场闹剧并没有持续太久。
五月十四日,清军先锋抵达南京洪武门外,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弼带着降表,去清营商讨投降事宜。
十五日,多铎大兵抵达,赵之龙、朱国弼,以及魏国公徐久爵、隆平侯张拱日、大学士王铎、蔡奕琛、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勋贵高官跪迎请降。
清军随即入城,将城中东、北区域的居民尽数驱离,以为满城。
守备太监韩赞周自缢而死。
至是,只维持了短短一年的弘光朝廷彻底灭亡。
“纵步且闲游,禾黍离离满目秋。”
“玄武湖中风浪起,嗖嗖,虎踞龙盘一夕休。”
“江水不知愁,犹自滔滔日夜流。”
“更有无情天畔月,悠悠,曾照降幡出石头!”
汉水之上,东风正劲,鼓动着一支庞大的水师舰队,向着上游而去。
新任襄樊镇总兵官、靖武伯韩复,负手立在舟头,看着这山这水,看着这月这夜,不由诗兴大发,丧经随口就来。
把旁边的杨文骢都给惊呆了。
这位马首辅的妹夫,弘光朝的右都御史,著名书画家,泡在襄阳城整日寻花问柳,赌钱游戏,时间长了也没啥意思。
听说韩伯爷是要去武当山与天师千金成亲,马上就来兴致了,韩复顺势邀请他来证婚,杨文骢自然满口答应。
这种事将来传出去,也是一桩美谈嘛。
韩复找了两个证婚的,一个是他,另外一个就是高斗枢,高斗枢年纪大,早早就睡下了,杨文骢头一次到鄂西来,兴致勃勃,非要拉着韩复饮茶闲聊,谈论文艺。
韩复怕什么啊,各种诗词张口就来。
要抒情的有什么“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
要张狂一点的,有“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还嫌不够狂,还有“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呢。
韩复也不背全诗,也不多说话,只是时不时冷不丁的来上这么一句,全是大家从来没听说过的。
几次之后,杨文骢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累了,不想玩了,这小子他娘的扮猪吃老虎啊!
这里面每一句诗拿出来,那都是冠绝江左,文追唐宋的经典啊,相比之下,自己这个所谓的,去掉董其昌后都没人知道的“画中九友”,实在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根本没法比啊。
他不说话,韩复反而更来劲了,连“曾照降幡出石头”都出来了,什么叫现行反革命,这就叫现行反革命啊!
众人吓得目瞪口呆,不敢说话,打着哈哈全都走了。
韩复没走,他立在船头,吹着东风,望着近处的江水滔滔,远处的山峦点点,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果然,须臾片刻之后,暗香浮动,一个身材高挑的身影出现在了身旁。
清蘅子显然是刚刚沐浴过的,身上蒸腾着一股幽兰般好闻的味道。
“明日过筑水河口,接见谷城、光化的官绅军民,午后在桃叶渡登岸,当晚宿在石花街。”韩复没有侧头:“丁总管已经先行去安排了。”
“嗯,伯爷营中许多将士,提起桃叶渡,提起石花街,都是一副很兴奋的样子。”
“去年三月间,本藩在这汉水之畔的桃叶渡,招募了第一批兵丁,分为三个小队。一小队是宋继祖,二小队是叶崇训,三小队是冯山,还有陈大郎、马大利、何有田他们。
韩复如数家珍,忽地又道:“麦冬也是那个时候,跟着本藩的。”
赵麦冬与桃叶渡入伍的每一个人都很熟识,也给其中的大部分人上过课,从情感上来说,大家更认可赵麦冬。
这些情况,清蘅子自然很了解,而且,她也很清楚韩复这个时候对自己提起赵麦冬的名字,就是在表明对方非同寻常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个妾室。
“赵小姐是个很好的姑娘,我在襄阳的时候,所有人提起她,都交口称赞。我,我其实也很好相处的,我们一定能够成为好朋友。”
韩复点点头,清蘅子是个聪明人,明白了自己想要说什么。他意思到了,点到为止,不再多谈。
不过,赵麦冬很受营中将士喜爱,上至宋继祖、马大利这些人,见了都要喊一声赵教习,而在烟草、香皂、青云楼这些生意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清蘅子日后作为主母,想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可避免的就会与赵麦冬有摩擦的地方。
这对她们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过石花镇之后,咱们就直接去玉虚宫,这趟过来,总是要把事情给定下来的。”
韩复想要缓和一下气氛,又道:“昔者,刘皇叔坐船过江东,娶回东吴公主。此次本藩西去,亦是要抱得美人归的。”
清蘅子如有电流穿过,身体抖了抖,脸颊上立刻泛起了红晕,轻轻“哦”了一声。
接着,扭头望着韩复那线条硬朗,棱角分明的脸庞,看了好一会儿,眸光渐渐变得柔和起来,张开嘴,声音有点发额:“再兴,我知道你胸中的志向,我,我一定会做好这个主母的。”
韩复也“哦”了一声。
两人不再说话,肩并着肩,在月色映照之下,静静地望着远处的江水。
ps: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𝓲 𝓑 q G. v 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