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一波未平(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色笼罩之下的鲁山县城,如死了一般安静。

城中的情况比较复杂,暗流涌动,尤其是北城的县衙一带,还有不少的流民聚集,韩复在天黑之前下令,将第一旗全数了出来,驻扎在南门内外。

这样安排,高情商的说法是,灵活方便,能够保持足够的机动性。

实际上就是担心万一发生点什么的话,南门这边比较方便转进。

毕竟。

谁也说不好,今天逃掉的那些鞑子,在附近还有没有同伙什么的。

第一局兵力不足,没法控扼全城,韩复也不可能把鲁阳关的兵马尽数全调过来。

这种情况下,住在城内,等于自陷死地,很容易被瓮中捉鳖的。

南门边上,原先守门士卒住的公房内,肚子裹得如同粽子般的多克敦,躺在半张破草席上。

他今天刚进县衙大院的时候,就被襄樊营的火铳手击中,腹部受伤,伤势还挺严重的,只是一时未死,坚挺到了这个时候。

这个年头,活着的鞑子都是宝贝啊,可比死鞑子值钱多了。

韩复也是要求,尽量的要将此人救活。

由于要主持军医院改制以及在全襄范围内铺设医疗点的工作,韩科长御用的知心大姐孙若兰这次没有跟着北上,韩复让周济民从乐慈药局调集了一些大夫和药师随军。

周大夫做过襄阳卫的军医,对外伤很有经验。

他在鲁山县衙的时候,就已经对多克敦的伤口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和包扎,挖出铅子之后先用烈酒清创,再用鸽子的羽毛管排出了污血。

本来周济民还打算用烧红的烙铁止血消毒的,怕这鞑子扛不住,只好作罢。

清创、消毒、包扎之后,又给这鞑子喂了好些浓缩大蒜汁。

实际上,他能够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而且说实在话,周济民对这个鞑子能不能活下来,还真没有抱什么希望。

如果是刀伤、箭伤的话,他还能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被火铳打中,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铅子就算没有伤到内脏,可这玩意本身就是有毒的。

《本草纲目》所载:“铅性至毒,入人骨髓,化血为水。”

一旦中毒,大罗金仙也救不了。

只能看命。

这时,周济民又给那鞑子做了一番检查,起身对韩复说道:“大人明鉴,这鞑子虽然伤得不十分重,铅子也被挖了出来,不过铅子甚为毒辣,若为铅毒所害,多半是活不成的。”

说到这里,周济民察言观色,见自家大人冲自己眨了眨眼,这老小子也是立马话锋一转道:“不过,我襄樊营以火器立足,军医院中自是有妙药可解此毒,一般铅子入腹之后,两三个时辰内便有中毒症状,一旦毒发,必定手

脚溃烂,七窍流血而死,惨不堪言,这鞑子一直未曾毒发,便是明证。只是此等玄黄蒜浆是何等金贵,怎能浪费在鞑子的身上?”

一直躺在破草席上Cos木乃伊的多克敦,听完这番话,手脚轻微的颤抖了几下。

嘴巴动了动,似乎是想要说点什么。

坐在破土炕上的韩复,显然不同意周济民的意见,很是义正词严的说道:“周大夫此言差矣,我韩再兴向来以仁义二字治军。满清虽攻略我国,但那只是极少数的满清军事贵族集团犯下的罪行,大部分女真之人,亦是我皇上

赤子。既到我襄樊营中,本官自然有改正其非之责,予其戴罪自新的机会。想那明廷的郧阳总兵王光恩,数年来杀我大顺兵马何止数万?入我襄樊营后,本官几曾不宽宥其罪?王光恩等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小小鞑子?玄黄蒜浆再

是金贵,又岂有人命金贵?治,必须要好好的治!”

“大人此言,恕小人不敢苟同......”

周济民据理力争,表示今天白天的治疗,已经是仁至义尽,足以彰显大人的仁德了。后续不应该再让这鞑子,占用更多的宝贵的医疗资源

周济民五十来岁,面容清瘦,很有那种老中医的风范。

他如今替韩复管着乐慈药局,平日迎来送往,也是个老戏骨了。

陪着韩大人?了一场对手戏之后,最终在韩复的坚持之下,周济民只得无奈的表示,还会尽心尽力的治疗那鞑子。

虽然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他韩再兴是在故意作秀,但这个年代,作秀还是很有用处的。

皇太极就是明证。

人家作秀都作出口碑了,深受辽东中高级军官的信赖,活不下去,没有出路了,都往皇太极那边跑。

哪怕是有着血海深仇的,只要投奔过去,也既往不咎。

并且通常都是原地加个好几级使用。

像是登菜之乱后的孔有德,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之下渡海投奔后金,皇太极亲自率领诸位贝勒出城迎接。

没多久就封了个恭顺王。

这要是放在明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即使这里面有孔有德给后金带去了火炮工匠的原因,但礼遇也可以说是相当相当之隆盛了。

要知道,孔有德在明朝只是个参将而已,登菜之乱后他在山东站不住脚,才逃到辽东的,他的兵马对于后金来说,没有任何的作用。

但即便是这样,皇太极对孔有德还是礼遇有加,异常重视,更不要说,还封了他一个郡王。

你是孔有德,尤其是在明朝遭遇冷眼,受尽冷待、活活逼反,从来不被明朝官绅当人看的孔有德,受到皇太极这种对待,也很难不为鞑子死心塌地的卖命。

满清优待降将的政策,几乎一直贯彻到永历朝廷覆灭。

当然了,卸磨杀驴是不可避免的,但现在满清朝廷的口碑,还是相当不错的。

像是韩复这样的,投过去至少是个总兵,还有极大概率能够继续镇守襄阳。要是表现的能打一点,封个伯爵、侯爵,同样也很有机会。

在给官帽子这件事上,清廷表现的比顺朝和明朝,都要大方的多。

有皇太极、多尔衮珠玉在前,韩复表现出一点宽宏大量的雄主气象,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多克敦要是真愿意归顺,韩复还真能给他树个典型出来。

当然了,他先得自己命硬,能活下来再说。

韩复刚才的那番表演,更多的是想要激发多克敦求生的欲望,从而从他嘴里套出更多的情报。

等到周济民退出去以后,韩复蹲到多克敦旁边,微笑道:“本官久在襄阳,与满洲朝廷接触的不多,多兄恐怕也不知我韩再兴是何等为人。一二年之前,本官还只是个落魄的军户,能有今日家业,自然不是什么道德完人,只

是本官有个优点,那就是会审时度势。满洲兵马天下无敌,我又岂有不知?今日之事,原是个误会,多兄有所不知,实则本官是早有投诚意的。

躺在地上的多克敦睁开眼睛,朝韩复望了一望,什么也没说。

𝐈 𝔹 𝚀 𝐺. v 𝐈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