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白衣女道士身形颀长,风姿峻拔。
她足蹬乌履,身穿一袭剪裁合身的月白色道袍,行动间衣袂飘然,倒是很有几分道骨仙姿。
对于这位虔真人的千金,韩科长是久有耳闻,但此时此刻,才第一次见到庐山真面目。
心中暗道,这小娘们长得确实不赖,他也看不出来对方有没有化妆敷粉什么的,只觉得脸很白,唇很红,整张脸看起来很是大气。
很像是后世网络上说的那种,国泰民安脸。
不过虽然是身穿道袍,做男儿身打扮,但韩复眸光移动向下,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呃......只能说确实是大师姐。
西贝货身上也有一股英气,但她毕竟还未完全长开,性格上也是天真烂漫的少女性格,与眼前之人确实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眼前这白衣女道士,倒更像个行走江湖的侠女。
“少爷,这便是俺那大师姐,你有啥话便与她说吧,俺在下面等着。”胖道士看起来很是怕这女道一般,给对方见礼之后,也是吨吨吨的下楼而去。
韩复本来还想着说,有石大胖在这里,双方头一次见面能不那么尴尬呢。
结果这小子倒是自己先跑了。
那白衣女道士却是没受什么影响,施施然的作了一揖,自报家门道:“小道玉虚宫清蘅子,见过襄樊韩大帅。
清蘅子......嗯,这道号确实比石大胖的冲虚子,张全忠的玄机子要好听不少。
韩复心里给了个好评,脸上却是微笑还礼道:“本官经常听石大胖说起他在玉虚宫的师父和师姐,不想始终缘悭一面,竟至今日,方得一睹尊容。”
那白衣女道士清蘅子,嘴角勾勒,似有笑意,好像是没有想到,石玄清在这位韩大帅的口中,原来叫做石大胖。
忍着笑道:“小道这半载以来,久仰大帅威名,每览报章,见大帅建功勋,不由神驰想象,心向往之。今日一见,果然见面更胜闻名。”
“还好不是见面不如闻名。”
“大帅说笑了。”清蘅子眼波流转,忽又说道:“其实我在谷城县之时,便见过大人雄姿。”
“你便是那日在谷城真武帝君庙内讲经的玉虚宫道士?”韩复也想起来了,当初李铁头去刺杀冯养珠的时候,曾经说过,在街上遇到了一群道士,当时李铁头还以为,那也是军情局准备的后手呢。
“大帅好记性。贵部杀了冯都尉之后,小道又在城中盘桓了数日。当大帅到谷城之时,我亦就在码头上,便是那时,见过大帅一眼。”清蘅子声音空山流水,甚是清冽。
韩复刚到谷城的时候,忙着应付陈智等县中的官绅,倒还真是没注意到,码头上有没有道士。
然后又很快去了光化招抚侯御封等人,等再回谷城之时,才听真武帝君庙的庙祝说起,不过那个时候,这清蘅子早已到别处游历了。
不过记不清归记不清,一点也不妨碍韩科长顺着这个话题,和对方一直聊下去。
两个人复又来到高楼外的栏杆边,凭栏眺望,随意的聊着天。
石大胖这个大师姐,经常到山下讲经游历,见闻、谈吐自然不是一般寻常女子能够比拟的,而韩科长前世是体制中人,这辈子又是鄂西头号军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夫更是了得。
且两人都有继续聊下去的意愿,你来我往之间,倒还投机得很。
只是眼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时间也差不多到西洋钟点的六七点了,沉睡中偌大的一座襄阳城,也开始渐次苏醒。
韩复觉得可以直接一点了。
倒不是怕长时间的交通管制会扰民,而是到了青云楼该上客的时候了。
大过年的,青云楼一天光是抽水,就不少银子呢。
总不能因为我韩再兴谈情说爱,而耽误赚钱啊。
再说了,烟行、皂行也都在学前街,这两处地方,更是摇钱树。
每日早晨,门口都有成堆成堆的外地客商守着,排着队等着送钱。
正准备直奔主题,那清蘅子已是先开口说道:“前次我让石师弟送大师书信一封,不知大帅阅否?”
闻听此言,韩复又想起了那飘逸潇洒的字迹。
信中,石大胖的这位大师姐自然不是和自己谈情说爱,诉说倾慕之情什么的,而是分析天下大势,详述湖广地利。
认为今日之天下,明室固然衰微,但李闯亦非长久之计,而鞑子是从苦寒之地而来,虽兵锋甚锐,然仓促之间又岂能一举而鲸吞天下?
朱氏有天下近三百载,正统之说,早已深入人心,纵是如今天子暗弱,各镇跋扈,恐怕一时也难以尽灭。
大帅还是应当在合适的时候,重奉明廷正朔,如此许多事情也更名正言顺一些。
荆湖一带流民百万,湖广一省亦可称天下粮仓,大帅据有此地,苦心经营,假以时日,必成豪杰之士。
假使天下有变,神器无主,则大帅所想之事,未必没有成真那一日。
总得来说,白衣女道在信中的思路,还是让韩复打着明廷的旗号,苟在湖广慢慢的发育,大致与朱洪武“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真言的核心思想差不多。
在信中,大师姐还着重地介绍了一下武当山的优势,除了韩复本来就知道的,在湖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以及能够让人将他与朱棣联系在一起,武当山还有着极为现实的好处。
山上每年香火银子数万,这是一笔极为稳定的,甚至不受治世乱世影响的收入。
且近三百年来,日积月累之下,山上各处宫观留存的香税有多少,连清蘅子自己都说不清楚。
更为重要的是,武当山还是鄂西一带最大的地主。
武当山在地理位置上,虽然是均州的辖区,但自成祖朝开始,山官,也就是武当山上的提点、掌教、提督太监等官,就不受地方管束,而是直接向朝廷负责。
三百年来,历代皇帝不停地赐予,以及信徒们的奉献,使得武当山的庙产极为惊人。
虽然这乱世之中,如果韩复想要的话,武当山的这些道士,也很难保护的住自己的田产,但若是能通过合法的手段,让这些道士自愿奉献出来,无疑更好。
毕竟咱们韩大人还是讲究吃相的。
“所以说贵观,或者说贵教,是想要让本官保护武当山宫观在湖广的利益不受侵害?”
既然清蘅子主动提到了这个话题,韩复自然要把话给说开。
联姻其实就和相亲是一样的。
我有什么条件,你有什么要求,就应该直接了当的说出来。
他好我也好。
“大帅英明。太岳太和山上虽然都是修玄之士,但人吃五谷,难免有七情六欲,未至得道飞升之日,当此天下汹汹,四海鼎沸之时,又岂能真的置身事外,遗世而独立?”
说到此处,清蘅子眼睑低垂,低声又道:“万象归一,诸念皆空,太上忘情之境,终究非我等凡人俗士可达的。”
太岳太和山上的武当派,虽然是元朝时候在全真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深受江西正一道的影响。
到了明朝以后,在皇室的扶持下,世俗化的程度更是加深。
这一点,从各宫观的提点可以结婚生子就能看出。
🅘𝙱𝚀𝔾. v🅘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